在法院的一系列工作中,执行工作可以说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是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一公里。
“背道而驰”的办公时间
日月交替、四季轮回,在我们生活中,便捷的服务,良好的秩序,总是离不开一部分人与大众的作息时间、放假时间“背道而驰”。执行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这种时间上的“背道而驰”,进行错时突击。因为有些不服从执行的当事人会计算着执行人员上下班时间,“打游击战”外出躲避执行,所以节假日、凌晨、中午、晚上等大多数人都在休息的时间段,就成为我们开展突击行动,掀起执行风暴的黄金时间。
创新多元化办公手段
今年上半年执行局集中全局力量做好案件清理工作,执行局全员加班结案。但由于疫情影响,执行员无法外出办案,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办公、办案,利用短信、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办理相关事项,涉及到财产查控措施的,通过“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进行,严谨、细致排查查封、冻结财产的时间截点,及时采取续封、续冻措施,确保财产控制无缝衔接,有利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妥推进各项执行工作顺利开展。
面临挑战 破解执行难题
当前我们已然进入法治社会的快车道,然而执行工作依然阻力重重。有些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被执行人诚信意识低,自觉履行率差,认为“逃债有利”、“废债发财”、“赖债不坐牢”。以及申请人自身怠于承担有效举证的责任,造成了观念上的执行不能。此外在我们基层法院的案件执行中,由于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等因素影响,很多案件都是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造成案件实际履行的执行不能。
解决执行难题,增强全员法律意识势在必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13亿人口,面对如此数据庞大的普法对象,仅仅依靠执法、司法机关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我们是普法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以生效的文书为根据,本着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及时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分配财产,加大执行公开力度,对部分执行难度大、申请人心存误解的案件,在必要时邀请申请人参与执行,既能对执行工作形成一定监督,又可以使申请人看到执行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切身体会执行工作的难处,让人民群众在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意识。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要行动起来,把熟悉和掌握的法律、法规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在案件执行过程中为当事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构建法治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共同携手创造祥和平安的美好明天。
-完-
编辑:张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