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之 高超 科技日报记者 张 强
“长江5号准备就绪!”
许久的沉寂后,远望5号船内的调度声响起。
测控工程师、雷达操作手陶敏检查完设备后,抬头看了看“雷达操作手”的岗位牌,心里算了算,在岗位已经有12年经验了。可尽管如此,此次的任务却让他眉头紧锁,手心也有些湿润。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次任务也是测量船新频段测控雷达首次参试。
这种频段,专门用于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能够用到的机会不多。从设备加装到参加“天问一号”任务,已经过去将近7年。这次,陶敏担任了第一任主操作手。
任务中,雷达操作手陶敏。王煦之摄
一切为了测控天线
7年的准备够不够?
“波束更窄,难度更大。以前是用‘棍子’捕,这次是用‘绣花针’扎。”在一次任务前的技术交流对话中,陶敏向同事们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有我们老陶在,还不放心吗?”会议后,和他共事许久的工程师王潇都拍拍他的蓝色大褂。
然而陶敏明白,技术状态没有通过任务去验证,永远都是存在风险和挑战的。哪怕是他这样的岗位大拿,同样不能打包票。
也同样不能退缩。他明白,这个活只有他能干。
4年前,陶敏因为任务中的出色表现,被选定为专业组组长。走上领导岗位,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和人生。
“还是缺操作手。”但一次和领导的谈心中,陶敏听到了这样的无奈。后面的火星探测等任务,难度大要求高,能够胜任的人除了自己,他想不到还有谁。
在那的一个月之后,测控机房中又出现了那个戴着黑框眼镜、大嗓门的糙汉子。看似粗狂的陶敏,却干着操纵天线、捕获目标的精细活。只不过,回到原先操作岗位的他,又有了新的任务——培养一批徒弟,让天线操作后继有人。
每每提到这事,一些同事都说他不值:“你就一辈子当个操作员?”
陶敏总是爽朗一笑,反问他们:“你干得了吗?”
然而,这样的笑声在后面的一年逐渐变少。去年的一天,正值船舶中修,夜里仍在查验线缆的陶敏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儿子有些“自闭”了。他哈哈大笑,说小孩子多让他出去玩玩就好了。他没想到,病历单上的内容并没有开玩笑。回家探亲的那天,儿子见了爸爸都不会喊了。
“你爸爸从海上来,要去摘星星。”妻子哄着孩子这样说。但陶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突然觉得这样的童话并不美丽。
回到船上,他一句闲话没讲,和同事闷头测试线缆。40多度闷热的造船厂,2万多根线缆,2升的大水杯半天喝完不用解手。一切都是为了测控天线,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任务:北斗、嫦娥、火星……
陶敏对线路进行测试。王煦之摄
把心愿带向火星
新冠疫情暴发后,陶敏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下船,更别提回家了。但他觉得,为了“天问一号”任务的顺利执行,这一切都值得。这也是他的心愿。
北京时间7月23日,“天问一号”任务。深蓝的大洋上,远望5号船如一叶扁舟,轻微晃动,几朵“莲花”在船体悄然绽放。
“目标出地平。”
一切的努力,就在这一刻了。
陶敏调整好呼吸,端正坐姿,双眼紧盯显示屏幕。信号出现了意料之内的抖动、闪断,他屏气凝神,等待一个最佳的捕获状态和时机。就是现在!他左手拨动转轮控制“方位”,右手把稳操作杆控制俯仰。同一时刻,上甲板的测控天线摆动身躯,一束束信号波汇聚拢合,形成一把无形的“利剑”,直指苍穹。电光石火间,测量船和长征五号火箭、探测器之间搭建起一座信息之桥,传递着至关重要的数据。此时,陶敏输入了自跟踪指令,为远在天边的目标画上了板上钉钉的一笔。
“长江5号跟踪结束!”
“成功了!”机房内暴发一阵阵欢呼声。测控系统的组员们挥动着手中的小红旗,在镜头面前喜笑颜开。经历过无数次任务成功“大场面”的老陶,这一次选择了离开人群。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排解自己的释然。
国旗飘扬的后甲板,天空和海一个颜色。浪花翻涌,碧波荡漾,他发现自己的梦想原来那么简单:把心愿带向火星,带向宇宙,带向更远的地方。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还是当初那个少年。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