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6年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后,太阳系现在只剩下八大行星,但是,多数科学家认为太阳系内应该存在第九颗行星。
有的科学家猜测在太阳系外围有一颗是地球五倍大的行星,有的则猜测它是一个只有苹果大的,但是质量有地球10倍的原生黑洞。近期被《天文物理期刊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接收的一篇研究,提出了一个可以很快可以证实或彻底否定后者的探测方法。
我们常听说的黑洞,一般指的是恒星爆炸后,剩下的内核被自身的引力撕裂坍塌而形成。这种黑洞一般质量很大。而物理学家霍金提出存在一种“原生黑洞”,即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产生的黑洞,这类黑洞非常小。
这份研究提出,利用即将启用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如果的确存在这样的黑洞,这个望远镜将能够探测到它周围吸积盘吞噬星际介质发出的亮光。
“在黑洞附近,小型天体将被黑洞周围吸积盘的高温熔化,熔化后这些小型天体将受到黑洞潮汐力的影响,被黑洞吞噬,这个过程放出的射线将照亮黑洞原来漆黑的环境。”主要研究者之一哈佛大学的西拉杰(Amir Siraj)说。
研究者说,LSST望远镜的敏感度,可以探索到最远至太阳系的边缘奥尔特云区域的原生黑洞。
西拉杰说:“LSST视角广,不断地扫描整个天空范围,探测瞬时耀斑。其它的望远镜适合聚焦某个目标进行观测,可是我们不知道第九行星在哪里,只知道它可能存在的大概的范围。LSST每周扫描天空两次的能力就体现出优势。而且它的敏感度是现代光学望远镜中最高的,可以侦测到小型天体产生的耀斑。”
研究人员称,之所以选择第九行星作为探索的目标,是因为在太阳系内找到这样一个原始黑洞具有重要意义。“太阳系的外围地带就像我们的后院。找到第九行星就像找到就住在附近,却从来不知道的表亲。这将立即带来更多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在那里?它的特性是什么?它对太阳系历史有影响吗?还有更多这样的天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