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看点】明明白白水务人,“高标准”焕发密云水库新时代光彩

2020-07-23新闻1

一直以来

水务人在工作中

都以“高标准”

来要求着自己

因为有高标准

才有高质量

今天小水推举的

“高标准”水务代表们

来自密云水库管理处

来看看他们的“标准”吧~

密云水库管理处以编制各项技术手册和岗位职责、修缮闸站点、提升工程形象以及职工业务培训为抓手,积极构建“管理规范清楚、管理责任明晰、管理行为规范、设施设备完好、场区环境优美、人员水平提高、精神状态积极”的标准化管理目标。

抬头窗明几净

低头流程清晰

标准化就像一把格式刷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名水库人

“标准”化 让流程更清晰

坐落在密云水库的第九水厂引水隧洞,肩负着从密云水库向北京城区输水的重要使命。自上世纪90年代建成以来,已累计向城区输水52亿立方米。

2019年,北京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后,密云水库管理处便将其作为标准化建设的试点,通过加强对闸室内部供配电设施、消防设施、照明设备、标牌标识以及机闸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对闸室进行全方位升级。

线路混乱是闸室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力克的“一座大山”。为解决这一难题,潮河管理所闸门班班长王奇把这百余根电线从头捋到尾,将杂乱无章的线路按照电气规范要求,重新布置供电和控制线缆,并将高低压及控制线缆分层布置。经过五个日夜,分类、入槽、标识,将不符合规定的电缆、线束全部更换,不符合要求的走线方式重新敷设,且每根电缆都悬挂标识牌、标注名称,在进出电缆桥架转弯口处也挂上标牌,使电缆路由走向清晰明了。

“规整线路看似又脏又累,实则是个‘一劳永逸’的活儿。现在,哪条线控制哪个设备,显而易见,为日常维护、排除故障节约了很多时间。”王奇说道。

目前,密云水库管理处以“场区文明建设”和“工程形象提升”为有力抓手,共安装设置各类标识标牌852块,完成了第三溢洪道闸室、潮河变电站等10个闸站点的集中清理整治及8个管理用房室外墙修缮,潮河输水隧洞等5个老旧闸室的升级改造,更换了6台启闭机。升级改造后的闸站点成为了密云水库的“新名片”。

建设是开始、管理是目标

标准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水带着小伙伴们一起瞅瞅

如何做工作中的“明白人”

“清单”化 做业务“明白人”

在推行标准化工作常态化进程中,为了能让每名职工都成为工作中的“明白人”、“责任人”,密云水库管理处以潮河、白河管理所为试点,实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清单化管理。

主、副坝上游145米至160米区间坝坡,维护总面积为11.3788万平方米。背水面采用干砌石护坡,护坡总面积20.1748万平方米。坝顶防浪墙总长2887米,排水沟共计3375米。

●护坡砌块应勾缝完好,无局部塌陷、脱落、冻毁或架空现象;

●背水坡及坝趾应达到无雨淋沟缺,无杂草、杂物等现象;

●测压管应保持管盒及管盖无损坏、锈蚀,管内无卡堵等现象

……

这是一组白河枢纽区主副坝日常维护清单化管理的明细,详细的清单让管理人员明白这项工作应该“怎样做”才符合要求,只有清楚基础数据、基本情况、关键点和流程,才能成为工作上的“明白人”、“责任人”。

增强本领,提升能力

做好工作,担当使命

关键靠学习

“课堂”化 学标杆补短板

密云水库管理处以标准化为契机,把真学真干、善学能干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工作作风,聚焦主责主业、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开展学习交流、技术比武、“三老三带”传帮带、“1+3”导师制人才培养项目等系列活动,形成“学标杆、补短板、强业务”的积极氛围。

在系列活动中,密云水库管理处着力推出“职工大课堂”,由各岗位的骨干职工担任讲课人,通过讲述自己在岗位上独有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以及与新老职工座谈等方式,探讨标准化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互通有无、教学相长。

电工班的老骨干刘家硕在讲课中提出,在施工临时用电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计量施工用电量不够准确等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大家群力群策,捋顺了施工临时用电流程,明晰了岗位职责,将施工临时用电管理形成了闭环。

2020年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达标年,也是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这座经历了一甲子风雨的综合利用大型水库,以“转观念、抓统筹、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不断巩固和发展标准化建设成果,在保障防汛安全、供水安全、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使命的道路上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