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富集系数的扩展阅读: 人们曾经认为,有机化合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方式进行营养迁移,或生物放大作用进行的。1971年,Hame Link等人通过实验发现,疏水性化合物被鱼体组织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水和血液中脂肪层两相之间的平衡交换方式进行的。其他的研究者后来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他们并明确指出,有机化合物的生物积累和富集主要是通过分配作用进入水生有机体内的脂肪中的,这个结论的提出,对研究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有重要的意义。生物体内脂肪的存在,为有机化合物的分配提供了理想溶剂。有机物的生物积累量和生物体内脂类含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的结论。Canton等人(1977)用海藻暴露于六氯代苯之中,无论活细胞还是死细胞,生物富集系数都是相同的。Pairs等人(1977)进行了水生微生物富集毒杀芬的实验,也获得了相同的结论。Southworth等人(1979)观察到,淡水鱼从水中直接吸收吖啶的比例和此类鱼通过消化污染的无脊椎动物或污染的沉积物的间接吸收 比例没有什么明显差别。由于农药(pesticide)施用量的增加,使其在环境中循环积累,已对全球生态构成严重威胁,成为不少植物退化和动物绝种的重要原因。应当指出,上述有毒物质。
会发钝化的金属有哪些? 中学化学中一般铁和铝我们知道,铁、铝在稀HNO3或稀H2SO4中能很快溶解,但在浓HNO3或浓H2SO4中溶解现象几乎完全停止了,碳钢通常很容易生锈,若在钢中加入适量的Ni、Cr,就成为不锈钢了.金属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响,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钝化.由某些钝化剂(化学药品)所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称为化学钝化.如浓HNO3、浓H2SO4、HClO3、K2Cr2O7、KMnO4等氧化剂都可使金属钝化.金属钝化后,其电极电势向正方向移动,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如钝化了的铁在铜盐中不能将铜置换出.此外,用电化学方法也可使金属钝化,如将Fe置于H2SO4溶液中作为阳极,用外加电流使阳极极化,采用一定仪器使铁电位升高一定程度,Fe就钝化了.由阳极极化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叫阳极钝化或电化学钝化.金属处于钝化状态能保护金属防止腐蚀,但有时为了保证金属能正常参与反应而溶解,又必须防止钝化,如电镀和化学电源等.金属是如何钝化的呢?其钝化机理是怎样的?首先要清楚,钝化现象是金属相和溶液相所引起的,还是由界面现象所引起的.有人曾研究过机械性刮磨对处在钝化状态的金属的影响.实验表明,测量时不断刮磨金属表面,则金属的电势剧烈向负方向移动,也就是修整金属表面可引起处在钝态金属的活化.即证明钝化现象。
红壤是如何形成的?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意义 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例如,DDT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在致癌性的化合物,假设1kg的DDT进入某一河流,并与河流底泥、水生生物之间达到分配。
分离与富集 硒、碲与其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16235他元素的分离方法,主要有以下6类。62.6.2.1 共沉淀分离法共沉淀通常使用的载体是砷和氢氧化铁及其他氢氧化物。(1)砷沉淀剂分离硒(Ⅳ)和碲(Ⅳ)在盐酸溶液中很容易被还原为单质。因此,利用载体与硒、碲共沉淀是分离和富集它们的常用手段。通常使用的载体是砷,硒、碲也可互为载体。由于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不同(ESe4+Se=0.74V;ETe4+Te=0.57V),所以亚硒酸能被一些弱还原剂,如二价铁盐、亚硫酸、有机酸和蔗糖等,还原成单质硒。亚碲酸则需用较强的还原剂,如盐酸肼、氯化亚锡或金属锌等才能被还原。选择适当的还原剂或调节还原时溶液酸度,可使硒和碲彼此分离。试样中硒、碲含量通常很低。目前多采用在6mol/LHCl中,以砷为聚集剂,用次磷酸钠为还原剂,使硒、碲和砷还原成单质而共沉淀。当用砷作聚集剂时,从大量含铜和铅的试样中能定量地回收硒,但碲的回收率仅93%,故碲的校准曲线最好从沉淀开始操作。这种共沉淀方法不能分离金、汞,因为金、汞也能被还原而析出。因此,如有金存在,所得沉淀可用硝酸处理,此时硒和碲重新转入溶液,而金则不溶于硝酸。少量金、汞对测定碲有影响,可用三氯甲烷-二硫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