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松原公安机关“四强化、四打造” 构筑社区警务融合发展新模式

2020-07-23新闻12

“我为创建最安全省份做贡献”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松原公安机关立足社区警务工作实际,突出以“融入基层组织、融入社区群众”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着力构筑社区警务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四强化、四打造”,进一步整合社区警务资源,夯实社区警务工作,有力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警力下沉强服务,着力打造便民利民“微警务”

松原公安机关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组建社区警务专职化队伍,按照每个社区“一警两辅”配备标准,选派200名优秀民警和403名网格员下沉社区警务室,制定《社区警务工作任务标准化清单》等6个规范性文件,明确社区警务室人口管理、治安防范、信息收集和纠纷调解4项职能12项具体任务。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室实体化运作,通过新增、撤并、翻新等方式对全市范围内38个警务室开展达标建设,累计增设用房面积330平米,8个警务室进入精品警务室序列。在警务室划分为办公、调解、采集和巡防四个功能区,统一警务室标识标牌、公示栏,公布社区民警联系电话,同时定制74辆警用自行车,实行7×24小时值班勤务模式,全面推动警务室实体化运作。松原公安机关注重延伸群众服务贴心化职能,在市区46所中小学增设社区民警护学岗,将治安、刑警、交警、禁毒、经侦等多个警种的日常防范宣传、管理服务等工作全部延伸到警务室,通过公安警务“减距离”换取社区居民“少跑腿”。

警政融合强基础,着力打造信息采集“主阵地”

松原公安机关以社区党建为平台,推行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治安长、非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治安长,社区民警全部兼任社区治安员的方式,明确社区民警在党建平台中统筹管理社区网格员、辅警队伍,推动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社区警务融合模式。松原公安机关创新方法,统筹开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按照“政务+警务”共采共享的原则,社区民警带领专职辅警、网格员依托“一标三实”采集会战契机,通过“入户图表采集法”“上门预约”等方式,全面梳理、搜集基础性信息。松原公安机关对社区警务实行社区、公安“双百分”考核,制定《社区警务考核实施办法》,将社区警务作为社区网格员考核重要指标,做到“互助互补、一体考核”,每年根据积分评选年度“优秀社区民警”“优秀社区辅警”和“优秀网格员”,公开表彰给予奖励,并规定连续三次当选“优秀社区民警”的将以社区民警名字命名警务室。

警民互助强防范,着力打造治安巡控“桥头堡”

松原公安机关联合住建部门推进物业促防工作,强化物业保安的培训监管,监督社区落实门卫、巡逻、车辆、安防设施等管理制度。创新物业保安监管方式,夜间巡逻时对物业保安巡逻情况实施考核,结果反馈物业和住建部门作为考核保安的重要依据。在推进物业促防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义工促防和民力促防工作,推动由社区警务室指导社区志愿者协会开展工作,探索建立巡逻积分评定制度,按照积分形式综合评估义巡的服务时间、次数、成效等情况,建立社区“积分超市”,社区志愿者可凭积分换取商品,有效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与活力;通过警企、警校、警民共建等渠道,大力推动技防社会化建设,累计推广安装视频监控点320余个、安装技防小设备1000余个,企事业单位新增视频监控449路,联合住建部门,开展整合物业视频进警务室试点,在全市派出所警务室整合视频监控230余路。

警民联调强引导,着力打造纠纷化解“连心桥”

松原公安机关以“一格一委一辅警”为抓手,协调街道、社区、企业,选聘长期扎根基层、群众基础扎实、信誉度好的优秀辅警为专职调解员,建立了由派出所、司法所、群众代表、义务律师等群体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构38个,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模式,将小调解变大调解,将个人调解变成团队调解,真正实现了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的有机结合。引入“互联网+”调解思维,开发“公安在调解”模块,组建在线调解人才资源库,综合应用各类数据,参照人、事、物、地、组织、网络等要素属性进行标签管理,建立矛盾纠纷预警、预测、预判的动态数据模型,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深度分析和智能研判,并将研判结果推送至基层社区民警和调解员,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的排查发现能力、调处化解能力和动态管控能力。明确派出所在受理或处警中无法当场调解且符合移交调解室的纠纷,必须按规定做好前期调查取证工作,规范制作案事件接报材料,一并移交调解员,调解员在接收移交后,在规定时限内开展调解,对调解不成功的,第一时间反馈值班民警作后续处理,保障工作无缝对接,既减轻了派出所内工作负担,又提高了纠纷调解的成功率。社区“调解室”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纠纷231起,有效解决182起,调解“民转刑”易发矛盾61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