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魏延被杀,姜维为何无动于衷,他在干啥?

2020-07-23新闻5

魏延被杀的时候,姜维哪有功夫在那里看热闹啊?那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诸葛亮临终部署蜀军撤退计划

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兵褒斜道,发动了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和郭淮兵分两路,郭淮据守北原,挡住蜀军西进之路,而东边的司马懿又坚壁不战。

诸葛亮远道而来,而司马懿本地作战,显然司马懿的优势大于诸葛亮。然而,诸葛亮自知来日不多,不甘心空手而归,于是便安排蜀军在五丈原屯田,只要粮草问题解决了,他就有资本和司马懿打消耗战了。

然而,果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日夜操劳,终于一病不起。诸葛亮于是叫来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安排撤军事宜,唯独没有召见魏延。

按照诸葛亮原来的部署,大军将依次撤退,由魏延来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军令,便由他去吧。

魏延违抗军令,先行撤退

诸葛亮病逝后,杨仪便让费祎去试探魏延的想法。果如诸葛亮所料,魏延觉得自己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来了,非但毫无退兵之意,还打算统帅全军留下来对付司马懿。

费祎借口溜走,魏延这才感到大事不妙,派人前去打听,才知道各营早就安排好了撤退计划。

当魏延得知此次撤军的总指挥是死对头杨仪后,既愤怒又担心。他怒的是,明明自己才是军队中的二把手,诸葛亮却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一个文官。他担心的是,自己被安排断后,极有可能是诸葛亮他们策划的一场阴谋。

魏延认为,假设杨仪先抵达南谷口,自己将可能面临两种下场。

狠一点,直接在那里将自己的归路封死,界时前有杨仪后有司马懿的追兵,自己该咋整,难道投降魏军吗?且不说,自己家属都在汉中,眼看着就要一步登天,怎么可能到头来混个汉奸的下场呢,魏延当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局。好一点,杨仪抢先一步到刘禅诬告自己反叛,而费祎、姜维他们显然又是一伙的,到时自己将百口莫辩,不但失了军权,老命也不一定能保住。魏延决定赌一把,他认为只要杀了杨仪,便能化险为夷。于是,他便公然违抗诸葛亮的军令,带着人马朝南谷口狂奔,并一路烧毁栈道,终于率先占据了褒斜道的南谷口。

杨仪被迫修改蜀军撤退计划

魏延逃跑了,蜀军还得继续安全撤退,于是杨仪决定兵分两路。

一、姜维负责断后

本来,姜维是此次褒斜谷大撤退的倒数第二棒。现在最后一棒魏延跑了,姜维难道也跟着一起跑吗?当然不会。

诸葛亮刚刚去世,便有当地人跑到司马懿那里通风报信去了。司马懿立刻率领大军,向五丈原杀来。姜维便按照原计划突然出现在北谷口,摇旗擂鼓,杨仪又故意安排一部分人回军增援。

褒斜栈道狭窄无比,司马懿纵使有千军万马,也没有进攻优势。加之,他又担心是诸葛亮的诱敌深入之计,便以“穷寇莫追”之理由退回营寨。

二、王平追击魏延

杨仪也担心魏延心怀不轨,提前撤退是为了占据褒斜道的出口,因此,便安排将士日以继夜地修复栈道。

果不其然,魏延在南谷口率军阻击杨仪,王平奉命出击。毕竟是诸葛亮深得人心,王平只一句“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造反?”便触动了魏延手下的将士们。魏延一看将士们都跑了,只能带着儿子逃往汉中。杨仪哪里能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便立刻派马岱追击魏延,并一刀砍了其脑袋。魏杨之争,杨仪暂时胜出。

魏延被杀,姜维为何见死不救?

其一、魏延提前撤退后,姜维便接过了断后的重任,负责抵御司马懿的追兵。其二、诸葛亮临终前已经下令,如果魏延违抗军令,便弃他不顾。因此,姜维既不杀他也不救他,才是真正地遵循了诸葛亮的遗命。其三,魏杨矛盾由来已久,除了费祎还愿意为他们化解一二,其他人早就懒得掺乎。姜维明知道两人争的是兵权,谁能胜出还不知道,他又何必趟这趟浑水?不过,尽管魏延违反了军令,他始终没有背叛蜀汉,反而是杨仪在没得到重用后,常常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趁机投降曹魏。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魏延倒比杨仪来得磊落。你怎么看?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