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4岁女童下体误塞异物,吓坏了父母!性教育不是孩子大了就能懂

2020-07-23新闻4

7月16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成功实施了一例4岁小儿宫腔镜下异物取出术。

几个月前,小含(化名)的妈妈无意间发现孩子内裤出现少许咖啡色分泌物,并伴有异味,询问下得知孩子往自己下体塞入了东西,这可吓坏了父母。

一家人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未果,最终来到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就医。

当天上午9:00,小含进入手术室后,由于爸妈没在身边,手术室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手术让孩子感到有些害怕。

为了有效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顺利展开手术,巡回护士喻盛香用无菌手套做了一个手套气球,并画上笑脸,当做礼物送给她;

同时,护士章睿芳在一旁温柔地询问孩子最爱看什么动画片,随即拿出手机播放给孩子看。

通过不断的安慰和鼓励,小含很快就跟手术室的阿姨们成了好朋友。

“小含,阿姨要给你手上打针,我会轻轻地,一下就打好,你是最勇敢的宝贝,对吗?”。

小含懂事的点点头,“阿姨,你打吧,我相信你!”,边说边撸起袖子把小手臂伸了过来。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孩子的痛苦,保证麻醉和手术能够顺利实施。

喻盛香仔细评估着小含右手的血管条件,选定血管后,温柔地扎上压脉带、消毒、穿刺。

凭着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仅一针就成功为小含建立了静脉通路。

与此同时,麻醉医生张洁认真查看小含的生命体征情况,备齐小儿专用的药物及设备,并根据小含的身高、体重,配好麻醉药物,制定合理的麻醉实施方案,麻醉诱导后,迅速建立呼吸通路。

麻醉实施后,手术医生卢艳立即行阴道内镜检查,见阴道下段有少许棉絮状组织,与阴道壁粘连紧密,予以微型钳完整取出。

术毕检查患儿阴道及处女膜均无损伤,患儿全程情绪稳定,无任何不适。

在复苏室观察至9:50安返病房。正是有了多学科的紧密协作,从患儿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安全返回病房整个过程不到一小时,却解决了困扰这个家庭几个月的阴影。

麻醉手术科护士安抚患儿

近几年像小含这样的阴道异物取出手术在医院已屡见不鲜,医生们通过宫腔镜取出异物有笔帽、小珠子、衣服线头等。

这类患儿在发生当初短时间内无任何痛苦,或只是感觉阴道不适、瘙痒等,未能引起重视。

然而一旦病程延长,极易发生感染,造成阴道粘连、异物包裹、移位等,甚至造成穿孔的严重后果。

专家提醒,家长要和孩子培养双向沟通的习惯,给予孩子准确及时的性教育。

一旦发现小朋友内裤上有异常,比如分泌物增多、颜色发生变化等,都应立即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另外,全社会都要重视儿童、尤其是女童的生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给予正确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编辑zebra。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喻盛香 鲍玉洁 李爱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女性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