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经凤阁鸾台体现了

2021-03-09知识1

“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 是什么意思?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意思2113是不经过中书门下,怎5261么好意思叫”敕”呢?出自唐朝刘炜之4102的名言。背景是武则1653天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省为“鸾台”。在镇圌压了徐敬业的反武氏起圌义之后,武后开始实行酷圌吏政治,一方面杀戮李唐宗室,另一方面杀戮忠诚于李唐的大臣。加快了篡位步伐。当时的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炜之说:“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等于是反对武后乱政。武后就命令当时的肃州刺史王本立(贪圌官,曾为狄仁杰弹劾)审问刘炜之。武后的做法,事实上违反了当时唐朝的司法制度。刘炜之是宰相,宰相即便有罪,也应该由监察官员弹劾,然后被免职,再然后由司法部门派出官员审问。而武后作为“太后(当时还没篡唐)”,直接命令一个地方官审问宰相,这显然是非法的。因此,刘炜之就对王本立说了这句名言—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拒绝回答王本立的问题。王本立回报武后,刘炜之被赐死于家。扩展资料:刘祎之(631年-687年),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代宰相。刘祎之出身于临淮刘氏,少以文藻知名。唐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豫王李旦即位。

武则天时期的官制 武周时期的官职设置基本沿用唐制,一般内阁正三品上就相当于其他朝代的一品,武周时的一品二品三品都给了皇亲国戚,比如国仗,国舅等等但是都没有实权,只有虚衔.也就是说位高而权不重.千牛卫中郎将官职而不是官衔,也就是说千牛卫中郎将不一定是正四品上也有可能是正三品下,在上面是千牛卫大将军是正三品上的官职.就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可能是上校也可能是大校或者少将.武官从上到下一般为:1天下兵马大元帅(正一品)2统兵大都督(正一品)3天策上将(正一品)4镇国公(正一品)5靖国公(正一品)6辅国公(正一品)7护国公(正一品)8卫国公(正一品)9骠骑大将军(从一品)10安西节度使(从一品)11辅国大将军(正二品)12神策大将军(正二品)13龙武大将军(正二品)14神武大将军(正二品)15镇国大将军(正二品)16左卫上将军(从二品)17右卫上将军(从二品)18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19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上)20羽林将军(正三品)21骁卫大将军(正三品)22武卫大将军(正三品)23威卫大将军(正三品)24领军大将军(正三品)25金吾大将军(正三品)26监门大将军(正三品)27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28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下)29云麾将军(从三品下)30忠武将军(正四品上)31轻车督尉(正四品)32壮武将军。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具体是什么官职?

《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C

 不经凤阁鸾台体现了

#不经凤阁鸾台体现了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