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魏五子良将之中,张郃不一定是最出名的,但他绝对是活得最长的。演义中,张郃在前期表现并不太突出,可能因为其他人的表现太过于耀眼,导致张郃完全被掩盖住。幸亏张郃活得长,在熬死了其他人后,他终于成了曹魏的主角。
虽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曹魏大将,却突然空降了一个司马懿,虽然说不是什么大事,但在一次错误的决断下,张郃被乱箭射死。根据司马懿的人设来看,这很像是故意卖了张郃。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张郃这个人,看看他的死真是司马懿的阴谋吗?
河北四庭柱张郃
历史上的张郃出场还是比较早的,黄巾军起义的时候,张郃就参与了镇压。当时张郃是韩馥的军师马,后来他又依附了袁绍。根据后人的杜撰,张郃和高览、颜良、文丑共称河北四庭柱,这个说法的出现,虽然没有史实,但也间接证明了张郃在当时就是一个有实力的武将了,也算的上是年轻有为。
官渡之战时期,张郃屡次向袁绍提出应对曹操的战术,但袁绍是何人?他成功的避开了所有的正确提议。结果可想而知,乌巢一战让袁绍损失惨重,曾经的优势也已经荡然无存。另外袁绍手下谋士郭图记恨张郃(现存有争议),便在袁绍面前污蔑张郃。
《三国志》——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张郃知道这个消息时,他正在猛攻曹军大营,见此情景,张郃被迫向敌军守将曹洪投了降。当时曹操并没有在军营中,等他回来的时候,张郃的投降对于曹操来说,就像个惊喜一样。虽说这些细节描写有可能是史料作者的艺术加工,但这也证明了张郃的到来,对曹魏筑建基业的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郃在曹魏的贡献
张郃早期的表现确实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这并不能证明张郃的实力比不上其他人。曹魏地处中原,人才辈出,总要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所以在曹操西征之前,张郃独自领兵的经历很少,多是作为副将出战,但战绩优秀,记载里没有过一场败仗。
因为曹魏战线的不断扩大,加上张郃的优异表现,到了公元215年,张郃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平定马超之后,曹操把目标放在了汉中身上,并亲率大军出征,张郃自然也在其中。虽然他这回还不是主将,但相比之前,张郃的戏份逐渐开始多了起来。同年汉中被拿下,曹操便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留守汉中,并染指巴西。
《三国志》——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
接下来其实就是张三爷的主场了,刘备封张飞为巴西郡太守,并阻拦张郃的进军。起初两人不相上下,对持了将近两个月之久。后来张飞发现了一条小路,成功的偷袭了张郃一波,这才使得张郃退去。细细一想,张飞最出名的时候也就是这场战斗。虽然张郃败了,但在这之后他还是得到了加封,张辽因功升任为了征东将军,所以张郃替补了原来的荡寇将军。
几年后,羽翼丰满的刘备开始亲征汉中,几番交战后,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从刘备对张郃的态度来看,在阻止刘备进攻的事情上,张郃立了大功。但好景不长,主将夏侯渊突然来了个身先士卒,亲自跑到防御工事外围去救火,结果让刘备等人给抓了个正着。主将一没,魏军打败,张郃也被迫撤退。不过夏侯渊死后,张郃成为了真正独当一面的大将。
郃诚良将,国所依也
平静了多年之后,诸葛亮开始了北伐的大业,此时已经是物是人非,当年的豪杰勇将们早已经没剩下几个了,五子良将现在也只剩下了张郃一人。虽然年纪有点大了,但相比之前,张郃现在更具备统帅的风范。街亭一战,张郃彻底瓦解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计划,虽然马谡的失误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三国志》——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结果被司马懿的龟缩流给逼了回去。见蜀军已经撤退,司马懿让张郃追击蜀军,虽然张郃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结果这一战也是张郃的最后一战,魏军在木门谷中了蜀军的埋伏,张郃膝盖中箭不治身亡。
关于张郃的死
关于张郃的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司马懿的阴谋,但细细一想,当时未必是这个情况,诸葛亮的这一次北伐,可谓占尽了优势,怎奈后勤跟不上才被迫撤军,诸葛亮虽然走了,但人家是自己走的,司马懿等人就这样回去实在是太没面子了。合情合理都应该表现一下。相比于其他人,张郃成了最佳选择。
《魏略》——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司马懿)不听。
张郃不光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他还是一个将才,“归军误追”的道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但天意弄人,张郃还是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一个简单又粗陋的计谋,就轻易的要了一位名将的性命。司马懿确实有故意的成分,但不至于是想借诸葛亮之手除掉张郃,张郃是什么人他也清楚,更何况他怎么能清楚张郃一定会死在追击的路上?另外,当时是曹叡当政,司马懿那个时候未必存有反心。
结语
纵观张郃一生,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因为演义的原因,导致很多人将其忽视。历史上,张郃曾经让刘备和诸葛亮忌惮,如果张郃不死,还不知道诸葛亮的北伐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略》、《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