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架空管道与电气设备的距离 室外架空燃气管道和电线的安全间距

2021-03-09知识1

室外架空燃气管道和电线的安全间距 楼主回答的很对一、《城 镇 燃 气 设 计 规 范》GB 50028-20066.3.15沿建筑物外墙的燃气管道距住宅或公共百建筑物中不应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门、窗度洞口的净距:中压管道不应小于0.5m,低压管道不应小于0.3m。燃气管道距生产厂房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不限;与架空电力线电压专3KV以下 最小垂直属净距1.5米;与架空电力线电压3-10KV以下 最小垂直净距3米;与架空电力线电压35-66KV以下 最小垂直净距4米;

架空燃气管道和其他管道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是多少?例如:氧气、氮气、蒸汽和天然气架空管道之间的安全距离 一、架空管道要求室外架空燃气管道与农村建筑沿墙明装敷设的绝缘低压电力线(220V)平行或交叉时,应根据安全需要,在燃气管道上加装具有绝缘功能的保护装置,且最小净距不得小于25cm。二、地下管道要求在户内不可以安在地下,户内引入管有老化、泄漏等现象,时间长了需要维修更换。在城市内要求深挖3米,放置于道路两旁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3633435地下,而且只要外层管质量有保障,放海底也没问题。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如果发生管道断裂或管道焊缝密封不严泄露天然气,那后果不堪设想,出于安全考虑应做管沟,或将其埋入地下。根据国家天然气管道的安装设计验收规范中,Φ40以上口径主管道应离附属分支管道在5OCM。扩展资料:农村燃气输配管道系统设计压力,应根据气源的压力条件、燃具、用气设备等有关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答定:(一)村庄内的燃气输配管道最高工作压力(内表压)不应大于0.4MPa;(二)农村居民用户燃气管道最高工作压力(表压)不应大于0.01MPa。农村燃气用户燃具应与气源相匹配,同一房间不得使用两种及以上的燃气。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应直接排至容室外。燃具或用气设备不应与使用固体燃料的设备共用一个烟道。

燃气管道和电线电缆的安全间距是多少?燃气管理条例是怎么规定的? 燃气管道和电线电缆的安全间距如图:室内燃气管道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上图表中的规定。当明装电线加绝缘套管且套管的两端各伸出燃气管道10cm时,套管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净距可降至1cm。当布置确有困难,在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适当减小净距。民用建筑室内燃气水平干管,不得暗埋在地下土层或地面混凝土层内。工业和实验室的室内燃气管道可暗埋在混凝土地面中,其燃气管道的引入和引出处应设钢套管。钢套管应伸出地面5~10cm。钢套管两端应采用柔性的防水材料密封;管道应有防腐绝缘层。扩展资料:住宅内暗埋的燃气支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暗埋部分不宜有接头,且不应有机械接头。暗埋部分宜有涂层或覆塑等防腐蚀措施。2.暗埋的管道应与其他金属管道或部件绝缘,暗埋的柔性管道宜采用钢盖板保护。3.暗埋管道必须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覆盖。4.覆盖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5.覆盖层面上应有明显标志,标明管道位置,或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参考资料:中国消防资源网-室内燃气管道

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够,预防措施是什么377n:在电气设备前安装绝缘板?

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多少欧姆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2113接地设计规范GBJ 65-83》第4.2.1条 低压5261电力设备接地4102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欧。1653 使用同一接地装置的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当其总容量不超过100千伏安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第4.2.2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力网中,采用接零保护时,零线宜在电源处接地,但移动式电源设备除外。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公里处,零线应重复接地。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但距接地点不超过50米者除外),若屋内配电屏、控制屏有接地装置时,也可将零线直接连到接地装置上。低压线路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欧的电力网中,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欧,但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零线的重复接地,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

架空管道与电气设备的距离 室外架空燃气管道和电线的安全间距

燃气管道与电力管道交叉安全距离 埋地敷设的电缆与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平行或交叉的最小净距(m)为1米。GB50303中12.2.1第5条规定电缆桥架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平行。

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什么规定 一、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设备:1、第一条规定: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

#架空管道与电气设备的距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