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是环岛效应 岛屿效应的现实例子

2021-03-09知识0

岛屿效应的影响因素 中国管辖海域有6500多个岛(礁),沿海岛屿由于与大陆隔离,岛上生物区系独特。南海许多岛(礁)是珊瑚岛(礁),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特色。海岛周围海域因岛屿效应,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1)海岛以西沙东岛、海南大洲岛、大连蛇岛为例,说明沿海岛屿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a.西沙东岛 是西沙群岛27个岛礁的第二大岛(面积1.55km2)和仅有的两个礁岛之一,海拔高4~5m,由上升礁和珊瑚贝壳砂复合而成。岛的中部有鸟粪堆积,厚1.5~2m,最厚2.5m。岛上有典型的热带珊瑚岛常绿雨林,树高16m,以麻疯桐(Pisonia grandis)、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a)和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为优势种。林间栖息着大量的鲣鸟(Sula rubripes,S.leucogaster)等。本岛四周由阶梯式的礁平台构成(三个阶分别是3~5m、15~25m、40~50m)。在礁平台上的生物分带极为明显。不同坐向又有差别,栖息的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也很大。如东北向礁平台发育好,500m浅水台地分橙黄滨珊瑚带(大量藻类聚生),苍珊瑚带和碎珊瑚带(海藻贫乏)。西南方礁平台发育不好,海藻也较贫乏,150m的浅水台地分珊瑚砾带和菊花一蜂巢珊瑚带。在这么小的岛及其邻近海域已记录高等植物200多种,底栖藻类400多种,无脊椎动物1800种,。

岛屿效应的基本信息 海岛的物种数-面积关系,可用下述方程描述:S=C乘以A的z次方或取对数lgS=lgC+Z(lgA)其中:S为种数,A为面积,Z和C为两个常数,Z表示种数-面积关系中回归的斜率,C是表示单位面积种数的常数。广义而言,湖泊受陆地包围,也就是陆“海”中的岛,热带地区山的顶部是低纬度的岛,成片岩石、一类植被或土壤中的另一类土壤和植被斑块、封闭林冠中由于倒木形成的“断层”,都可被视为“岛”。根据研究,这类“岛”中的种数-面积关系同样可以用上述方程进行描述。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称为岛屿效应,因为岛屿处于隔离状态,其迁入和迁出的强度低于周围连续的大陆。Lack还认为,大岛具有较多物种数是含有较多的生境的简单反映,即生境多样性导致物种多样性。岛屿效应说明岛屿对形成群落结构过程的重要影响。

岛屿效应

使城市气温比效区高,是什么效应

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就是一种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而它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除了数百万人日常生活所发出。

什么是环岛效应 是环岛效应,不是热岛效应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

什么是环岛效应 岛屿效应的现实例子

温室效应的利弊 利:1、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2、光合作用。弊: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6437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扩展资料: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加热室内空气,。

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和例子 温室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在大气简碧首中会阻碍太阳照射在地球表面后积聚的热量散发回太空,造成地球表面稳定逐渐升高。实用的例子就是农村的暖慧粗棚你见过吗,就是用的这拦数个原理。

#岛屿效应#岛屿效应的现实例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