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30万买的国产车,再好开也是国产车” 。
什么时候能放下对自主品牌的成见,中国乘用车文化才有真正的转折点,打破了10万天花板的自主品牌,想要完成品牌走高的重任仍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从目前的消费数据来看,虽然自主品牌牢牢掌控了10万级SUV市场,但10万级轿车市场却拿捏在合资品牌手中,这意味着自主品牌无法拿出强有力的产品抗衡外资品牌的同时,一部分消费者观念仍然觉得“外国月亮圆一些”。
不否认的是,在核心技术方面,外资品牌有自己的储备优势,总能够在下一个行业风口,为市场带来完全不同的消费价值感受。在动力系统匹配上, 变速箱设计研发上,底盘调教上,四驱系统上,多种类燃料动力系统装备上,目前一线自主品牌的确还有一些成长空间。
但不足不意味着不值得入手,一部分自主品牌的确通过自己的力量扭转传统消费观念,立足于高段位乘用车市场,并且取得了越级的成绩以及表现力。
拥有绝对性能优势的哈弗H9,已经成为20-30万级越野细分市场霸主,而技术、设计、性能面面俱到的比亚迪汉,则成为20-30万级新能源市场新秀。
从整体表现上来说,这些自主品牌排头兵颠覆了行业传统印象。
以哈弗H9为例,出色的越野性能,舒适表现以及同级别中庸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综合而言绝对越级的产品表现力, 能够在这一市场中获得绝对吸引力优势。
而比亚迪汉则凭借着领潮的设计,出色的续航表现以及绝对智能的科技表现,成为新能源领域能够与特斯拉斗一斗的真正硬核产品。
“再贵、再好开的国产车,说到底还是一台国产车”,这种传统观念应该被抛弃。中国乘用车市场从不缺乏那些想要造好车的企业,同样也绝对有优品率先冲破20万价格天花板,已经成为行业佼佼者。
而在技术短板上,自主品牌同样也有时间来缩小差距。
除了一些无法跳开外资技术专利壁垒的技术譬如四驱、零配件产业之外,自主品牌在变速箱、发动机、动力系统以及精益求精生产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短期内可能无法在产品上有所发挥体现,但长线推动上,自主品牌也会通过新车新技术来提升品牌价值,进而舍弃“低价优势”而进入发展正轨道,与外资品牌进入到正面博弈状态。
而行业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同时还需要消费文化做出升级,“再好的车也是国产车”诸如此类言论,应该被尽早释放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