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为什么两次被安徽和江西划出划进? 当时是取境内最重要的两个府之首字合作省名,其中,安庆府为安徽省的政治中心,而徽州府则以商业和文化著称于世。翻开清代的地图,徽州府位于安徽省南部,该府的西南一角突出,深深地插入江西省,所以晚清地理著作《皇朝直省府厅州县歌括》曰:“徽州府在省极南,所辖六县歙为首,休宁祁门婺源角,绩溪府北黟西守。这是用诗歌的形式,对徽州一府六县的地理位置做了形象的概括。徽州府所辖的六县中,歙县是首县,为徽州府治所在,而婺源县则恰恰处于整个徽州府的西南一“角”。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国共两党的纷争,婺源两度被并入江西。第一次是在1934年,蒋介石出于所谓剿匪的需要,婺源被第一次划归江西省管辖。这引起了徽州人强烈的不满,婺源县紫阳书院以及旅京、旅沪、旅(无)锡、旅休(宁)等处婺源同乡会疾声力呼,纷纷请求免于改隶。在呈给蒋介石的公开信中,他们强调:“婺源位于徽州上游,是徽州的门户。从唐宋以来就一直隶属于徽州,历时已千余年,从文化、军事、经济及民生等各个方面来看,都与徽州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朱熹是徽州人的骄傲,徽人潜移默化,徽州蔚为礼教之邦而蜚声远近。在这种背景下,朱熹的祖籍地婺源对于徽州人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其重要。
婺源历史大事件,。。。。。。。。。。。。。。。。。。。。。 内容简介:○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朝廷为便于统治,析休宁县之回玉乡和乐平县之怀金乡,于农历正月初八日建婺源县。县治设清华,隶歙州。乾符四年(877),黄巢起义军。
“6·”安徽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山后村坞口组滑坡 1 滑坡概况2011 年 6 月 15 日,受连日持续强降雨的影响,休宁县汪村镇山后村坞口组一斜坡前缘发生多处崩塌,中、上部产生多条弧形拉张裂缝。宽度 0.5~5cm,并出现下沉台坎,高差 2~10cm,直接威胁前方县级公路及坞口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接到报告后,汪村镇村干部立即组织人员转移。由于转移及时,成功避险 38 人。11 时 30 分,坡体下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50'49″、北纬 29°39'52″。经现场调查,断定为牵引式中层土质山体滑坡,滑坡体平面形态呈扇形,长 38m、底宽40m,厚度6~12m,体积为 15000m3。滑坡体趾部高程为 286m、冠部高程为 308m,相对高差 22m,主滑坡方向为 355m。滑坡区属剥蚀强烈的皖南低山地貌,滑坡体位于山体北坡,坡麓段受流水侵蚀,坡面陡峭,自然坡度 5°~45°不等,下部略陡,坡度在 25°~45°,上部较缓,坡度为5°~20°。根据现场调查,坡体为残坡积成因的含碎石粉质黏土,厚度 3~16m,碎石为中元古界木坑组千枚岩的风化岩块,含量 5%~15%,土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千枚岩,抗风化能力差,平均全风化-强风化层厚度大于 10m,抗剪强度低。前缘因修建公路开挖,开挖后形成人工高陡边坡,最大高度约 16m,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