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学习的纲要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第一,把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历史新高度,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历史方位和崇高使命
谁能提供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200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非工科专业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加入到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队伍中,其中,教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2113的不断转换综观百年来526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4102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1653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
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相当专业化的,学工程的同学一般不必读文学课程,学历史的学生一般 参考答案:D解析:【解析】文中只是涉及高教专业化的问题,并没有涉及高教结构的问题,A属于扩大概念。B、C明显不对。只有D全面准确地概述了文章的意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浅议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自古以教育为国本,数千年来弦歌不绝,文明璀璨,皆赖文教之功。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从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办学实践以至大部分教育内容,皆发端于清末,舶来自域外。现代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一般认为,十九世纪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是“以日为师”。如:清政府颁布的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癸卯学制》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关于近代日本的教育模式照搬到中国的结果,蒋方震将军 当时曾有评价:近代中国从日本引进两件东西,皆害死人,一是陆军,一是教育。从前的山长是聘的,是巡抚总督的客、是先生,现在的校长是札是饬,替督军省长做走狗还够不上。所以从前是天地君亲师,现在变了杂货店的伙计。将军。
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可持续发展●在通才与专才之间所存在的高度紧张关系,已经成为教育中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道德和精神的发展,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取向。。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是什么?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如果你是校长,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建议从一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证 一、高等教育的历史局限性 二、高等教育与GDP的双赢 三、高等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