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户籍什伍制什么意思 什伍连坐什么意思

2021-03-09知识0

什伍连坐什么意思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制定的法令。即“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将民户按什伍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要他们相互监视,纠举“奸人”,隐藏不报者连坐。告奸者与。

户籍什伍制什么意思 什伍连坐什么意思

商鞅变法的局限性包括 A

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基层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 D

什么是“什伍制度”? 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什长伍长负责闾里治安,一旦发现形迹可疑者要及时上报,使“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管子.禁藏》。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什伍连坐法,邻里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纠察,一家有罪,什伍连坐同罪。后代里甲制即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在这种严密的居民组织系统之下,人们的自由流动几乎不可能发生。国家通过这样的人身控制,将人们严格地附在一定的土地范围之内。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使帝国的赋税、徭役、兵役政策落到了实处。扩展资料:按照文献《周礼》的记载,在我国的周朝就已经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职,在国家的基层社会中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对我国封建专制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已经出现了什伍连坐的雏形。后来随着封建邦国制度开始出现衰落,诸侯之间为争夺霸权、富国强兵,连坐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随着社会斗争的日益激烈逐渐得到了发展。其中商鞅的《秦律》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商鞅变法中,什伍连坐制度是我国连坐制度形成的标志。战国时。

什么是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 连坐制度所具有的促进普法作用 连坐制度所具有的促进普法作用 连坐就是一人犯罪而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人也受牵连而被认为有罪的制度。《汉书刑法志》记载“秦用商鞅,连相坐之。

什么是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 连坐法 卫鞅(即商鞅)在秦国变法,为了巩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13638固君主统治,颁布连坐法。这是在户籍编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卫鞅一派法家认为,要使君主政权达到“至治”,必须使得“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就是说,最亲密的夫妻和朋友,也不能互相包庇,而要向政府检举揭发,使得任何“恶”“非”都不能隐匿。只有这样,“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商君书·禁使篇》)。实行连坐法的目的,就是要使得人民互相保证,互相监视,互相揭发,一人有罪,五人连坐,即使是跖也没有办法为非作恶。《秦律》中多次提到“伍”的组织,例如说:“何谓四邻?四邻即伍人谓殹(也)。凡是大夫以下,“当伍及人”,都应该编入“伍”的户籍,一人犯罪,“当坐伍人”(《秦律·法律答问》)。这种连坐法不但实行于乡里的居民之中,也实行于军队的行伍之中。《商君书》说“行间之治连以五”(《画策篇》);又说“其战也,五人来(当作“束”)簿为伍,一人羽(当作“逃”)而轻(当作“刭”)其四人”(《境年篇》),说明在作战时,五人编为一伍,登记在名册上,一人逃亡,其他四人就要处罚,这就是在。

#户籍什伍制什么意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