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朝代长久稳固的重要因素:"乘风破浪的古代官员"一起穿越来看看

2020-07-23新闻2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的任用。一批高素质的官员不仅能够帮助君主分担处理政事,而且精明能干的官员也是一个朝代长久稳固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如何选官成为历朝历代以来,应该说是统治者除了如何保证自己能一直当皇帝以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穿越回古代,去探一探古代官员究竟是如何选举出来的。

一、精彩异常的选官发展之路

在夏商周时期,选官制度还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它主要选取的当然就是统治者了,一个王朝的"最高官员"。夏朝之前,一直采用的是"禅让制"的方法,即根据一个人的才干才能来选取统治者。这种方法,就具有很强的民主性,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才能来争取领导治理国家的机会,并且相对来说不容易形成以君主家族为核心的权利集团。我们大家如果能够在先秦时期做一个贤者,也是有机会当上统治者的。但其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国家权力机关全由"贤能"分别任免,政治体系分散,无法形成固定的政治系统,当国家疆域扩大时,管理难度也会增加。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得以建立。这是历史上最先出现的国家政治制度。禹年老时沿用禅让的惯例,通过选举来确定下一任统治者。然而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通过一些手段获得了王位,成为了统治者,后来这个统治者又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从启时期,"禅让制"就被废除,消失在历史长河上,这样,政治权利由就完全掌握在皇家手中,王位独传一家,"家天下"的局面由此形成。由此,中国古代最大的"官"的选举制度变为世袭制。与此同时,随着后朝后代的不断发展,疆域的不断变化,对选官制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就逐渐建立发展起来。

当时的选官制度以世卿世禄制为主,也叫做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就是各个官员把自己的官位传给自己的后代,自己的家族拥有这片处理土地收入的权利,这种选官制度在本质上和皇位继承是具有极高的相似性的。其唯一的选拔标准就是亲疏关系,通过血缘关系亲疏来决定官位。

我们从它的选拔标准就不难看出,这种选官制度对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发展还是十分有效的,并且还有效避免家族内部的纷争。在先秦时期,要是想做官,那就得看你的出生顺序了。虽然这对于统治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但是选拔的官员的能力问题简直就是山体滑坡般失控。

比如说,一个高官家中,大儿子可能智力水平非常有限(当然这里的"大儿子"并不一定是第一个出生的儿子,"大儿子"就是这个家的第一个夫人所生之子),而二儿子聪明能干。那么大概率那个"大儿子"就会继承父亲的官位。这就造成官员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日常事务的处理带来极大不便,一些无法胜任的人通过世官制的庇荫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这本身对国家稳定就是一种危害,而且这种制度导致阶层固化,也非常不利于国家统治。所以说,世卿世禄制并非选官制度最好选择。

到了秦朝,随着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秦始皇嬴政一边在扩大疆域的同时,一边又时刻关注现有领域的所有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选官制度也逐渐散发出一种强势且集中的怪异气息,变为皇帝任命。我们所了解的秦始皇,就是一个昏庸残暴的皇帝,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政治谋略的领导者。

秦朝开创三公九卿制来削弱相权。皇帝直接任命的权利上到丞相下至县令,任命范围几乎涵盖所有重要官员。这种选官办法对于加强中央的统治那不必说,肯定是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后人影响的。我们看待一件事或者一个政策,不能只看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的不利之处。所以说,这种几乎毫无变通性的选官方法在有利于皇帝治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官员任用不合理、弊恰当的情况发生。不久,这种由皇帝直接任命的选官制度也随着秦朝的灭亡而逐步在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二、一脉相承的选举方法

西汉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推行察举制。通俗来讲就是,察举制主要是地方和中央依据一个人的干事能力和道德良心来评定,或者是当政府直接发现有才能的人时,通过文书直接下达"入职通知",它是我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对后来科举制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察举制前期以一个人的内心品德和外在能力作为选拔的标准,但后期开始畸形发展,后期的察举制渐渐朝着一个不正确的方向走下去,开始以阶级高低作为选拔标准。

前期,察举制的优势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在察举制下,下面地方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名声和威望,或者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的对象。这就很像先秦时期了,说不定小编也是可以当个官的。在我看来,察举制不仅为统治者招录人才更加接地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察举者的质量,并且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也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察举制的不利之处也是不能忽视的。

虽然在察举制下,一些出身贫贱的贤能也被挖掘任用,但天下之大,人数之多,不可能把所有贤德之人都推举上去,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通过察举制而成为官吏的示人只占总官吏的很少一部分。后期,地方选官制被一些名门望族、达官贵臣所控制,致使察举制的察举标准发生变化,公卿大族以此作为扩大势力的垫脚石。由此,察举制便很快腐朽下去。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关制度就发展成为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与汉朝时期的察举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共同点,在此种制度下,在各州郡选择有识见、有名望的人,善于识别人才的官员担任评定官员的人,查访评定州郡贤能士人。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察举制的束缚,在选贤任能上出现一派新气象,并且客观上还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的兴盛;大家不要以为九品中正制就是能让所有"英雄"有"用武之地",它依然没能逃过以前选官制度的走向,依然没能跳出发展畸形的束缚,逐渐演变成由负责选拔官员的人来决定人才的高下,即使你"目不识丁",但只要那个官员认为你有才,你就是一个"才子"。

我想,这应该是古代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了吧。所以在后期,九品中正制也变成地方大族势力把控政治的工具,这种现象形成了以后的门阀政治。三、趋于完善的科举制度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选官制度的不断发展,一个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的时代到来,这就是中国古代选官制的又一高峰——科举制的到来。看到这个,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没错,这就是和我们高考非常类似的了,不过高考选的是人才,科举选的是官员。科举制彻底打破了世袭关系和世族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社会流传开来,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上层社会,获得了施展才能、实现理想的机会。可以说,拼实力的时代到来了。

在世人眼里,隋炀帝残暴昏庸,但他确实有自己公平的一面。自隋唐隋炀帝设立科举制以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了质的改变,开始追求一种更加程序化专业化,更加可靠公平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许多皇帝都非常重视科举考试。

在武则天在位期间,在原有科举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增设武试、殿试,武则天亲自主持殿试,能让皇帝亲自出马主持一个考试,这足以证明她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而且武试的增立,为那些在文识上没有施展可能的人开阔了渠道,这就像是"虽然我写文章写不过你,但我绝对打得过你"。这不仅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而且为国家的军士选人提供人才。

宋代对科举制的重视加强,并且为了更多地选拔人才,还放宽了录取的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选拔人才的标准降低。为了更加公平公正选贤任能,宋代还在科举制的基础上开创糊名制,通俗来讲,就如同当今高考阅卷老师并不知道试卷的作答者是谁,实名制有效地避免了徇私舞弊的现象的发生,对选拔官员的公平性有很大保证。想通过走关系当官?是不行的哦。

元朝时期的文化与汉文化就有很大不同之处,科举制可以说是古代汉文化的体现,所以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科举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科举制在元朝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到了明朝,科举制可以说是进入鼎盛时期。

明代高度重视科举考试,科举的方法的严密程度也超越了以往历朝历代,明代进入学院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还开创八股取士,掀起了一股学习八股文的浪潮。科举制的落寞是在进入清朝以后,清朝后期,由于国外侵略、国内动荡,在1905年终被废除。

纵观科举制1300多年的历史,科举制的辐射范围曾到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障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士从政,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也在社会中促成读书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中学风气的形成,并且在其追求公平公正方面,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科举制使人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是一种思想禁锢,不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这种制度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统治者控制,也不是发展人才,选取人才的最好制度。结语:

放眼千年选官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创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所有选取人才的办法,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始终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且我们可以看出,新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在汲取以往制度的失败教训,又对以前有所继承的基础上产生和壮大。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随着各朝各代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在一步一步走向系统化、专业化,选拔标准和选拔办法也在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前进。所以说,我们国家古代的相关选官制度,不仅把优秀人才吸纳到了统治阶层,而且也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先秦时代#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