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要保证钢筋构件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为啥要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2021-03-09知识6

为什么要保证钢筋钢筋构件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越大,构件的有效截面尺寸越小,所能承受的荷载就越小,故保护层的厚度不宜过 大;如果保护层厚度过小,则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构 。

为什么要保证钢筋构件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为啥要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是越厚越好吗? 不是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等),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亦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从混凝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与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损伤。当钢筋锈蚀时,锈迹扩展,使混凝土开裂并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丧失。当水穿透混凝土表面进入内部时,受冻凝结的水分体积膨胀,经过反复的冻融循环作用,在微观上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并且不断加深,从而使混凝土压碎并对混凝土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损伤。扩展资料: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到底按什么规范执行? 首先说,2113是否有外防水,对混5261凝土保护层是有影响的,不能完全4102不考虑,否则不经1653济,从道理上也不合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于2001年施行,对于结构设计来讲,造成很多直接问题,比如他规定的防水混凝土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其其裂缝不应贯通,宽度不应大于.2mm――保护层厚了,更容易裂,要防裂,就要采取诸如加钢丝网之类的构造措施,裂缝不应贯通如何计算?混凝土规范有涉及裂缝计算的公式,但是对于地下室外墙,实际为压弯构件,用什么公式计算规范没有给出。所以我们一般执行2002年施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保护层厚度的规定,而不执行早先发布的防水规范。相应的,保护层厚度较之于防水规范可以适当减小。另外,全国技术措施人防工程分册里也明确指出,当有外包柔性防水层时,迎水面保护层厚度可以取30,与混凝土规范规定的值近似。只有当无外防水时,才规定要取50。有些地方自己有规定,执行什么规定,这就要看地方规定如何了。例如天津市因为临海,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室渗漏情况较多,所以他们一般控制外墙保护层厚度50,但是又不严格要求按混凝土规范的要求采取防裂措施。事实上也有一定道理,就如同水池结构,发现渗漏,。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是从主筋算起还是箍筋算起? 根据2010版新规范平法图集(11G101-1)定义,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所以是从箍筋外层算起。

如何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基本的工艺控制要求之一,保护层是保护钢筋在使用过程中不受锈蚀的主要手段,一般来说设计文件中已经明确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通过多年工程实践证明,保护层厚度满足不了设计要求会造成钢筋过早锈蚀,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将会对结构安全产生一定影响,而保护层过厚,会造成施工截面尺寸加大而增加荷载,同时增加材料使用量而增加造价,保护层应该从以下方面控制:1.控制好模板的截面尺寸,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正确,并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施工中往往因为混凝土构件模板尺寸控制不好引起钢筋保护层的过厚和过薄超过规范允许偏差;2.严格控制钢筋制作的下料尺寸及制作成型的几何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钢筋制作安装的骨架尺寸同样影响保护层厚度;3.对于梁板柱等构件必须采取保护层垫块的措施,保证钢筋在截面中的位置正确,对于板面则应该控制板面标高不要导致板面厚度不够或者超厚;4.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保护,避免人为的对保护层垫块的破坏,或者因施工荷载等引起的外力导致钢筋的变形或位移。因此,做好保护层厚度的控制,需要管理者从整个施工工序的控制开始,每个环节都松懈不得。

为什么要保证钢筋构件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保护层指的2113是混凝土上面那层5261小部分垫层。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4102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1653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定义: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受力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厚度要求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因此本次修订后保护层设计厚度比原来增加!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

工地常用什么方法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有何规定 用砂浆垫块,用塑料定型垫块,高厚的板上下层间用钢筋制作的马镫,再高大的筏板基础用角钢支架。间距没有明确规定,能满足设计要求就可以了。一般是1米间隔一只。角钢支架的要计算。附图是常见的塑料垫块。

柱子为什么不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板是薄型构件,而且施工容易对其产生不利影响,比如支撑、脚手架、及工人的踩踏等,其保护层厚度最难控制

#为啥要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房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