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句丽政权解体后,那些遗民去了哪儿?

2020-07-23新闻53

提起高句丽,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毕竟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三征高句丽,两位大帝的三征失败,让“高句丽”这个名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高句丽存续了705年,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那么这样的一个国家灭亡之后,高句丽的那些遗民都去了哪儿呢?

唐总章元年(668)“二月戊午,辽东道破薛贺水五万人,阵斩首五千余级,获生口三万余人,器械牛马不可胜计”。至此,“高句丽灰”飞烟灭,而此刻的高句丽人口已经达到了100万,这么多的人口成为了遗民,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出路,延续下去!

奔向大唐的怀抱

唐总章元年(668)“九月癸巳,司空、英国公勣破高丽,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归。境内尽降……”在大唐灭亡了高句丽,抓了高藏之后,高句丽“境内尽降”。“其城一百七十,户六十九万七千”。降者众,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至于管理,则采取了一直以来对待边民的方法,“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县令,与华人参理百姓。”如此一来,稳定住了原高句丽区域的形势,在第二年,进一步采取了措施,就是高句丽部分遗民内迁大唐境。

总章二年(669),五月庚子,移高丽户二万八千二百。这个数字来源于《旧唐书·高宗记》中的记载,也有《通典》中记载:“移高丽户二万八千三百,配江淮、岭南、山南、京西。”这两个数字基本相符,但是《资治通鉴》却记载了另一个数字,与这两个数字出入较大,《资治通鉴》载:“总章二年夏四月,高宗移三万八千三百户于江淮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这里的数字比前两种整整多出一万户,鉴于《通典》出现的时间要早,又与《旧唐书》所载数目相差无几,其可信度更高,如按照户二万八千二百计算,每户约5人,则此次迁大唐境内的高句丽遗民数约14万1千左右。

部分遗民远走他乡

唐灭高句丽,高句丽的一部分遗民没有选择与大唐一起走下去,他们或者带仇恨离开,或者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但是不论他们去了哪里,都没能再现高句丽,而是纷纷融入了其他的民族之中。

突厥

在高句丽灭亡之时,突厥的影响力还很大,而且据史书记载,高句丽和突厥经常联姻,所以在高句丽被灭之后,高句丽的很多遗民都选择了投奔突厥,一方面是两国之前邦交不错,另一方面是突厥的实力较强,给了高句丽遗民可靠的靠山。

到了唐开元三年(715),高句丽灭亡后逃亡突厥的高句丽王莫离支高文简、大首领高拱毅率部投唐,这一次投降的首领有六名,其中两名是高句丽人,分别为”高丽莫离支高文简,与硖跌都督思太,吐谷浑大酋慕容道奴,郁射施大酋鹘屈颉斤、苾悉颉力,高丽大酋高拱毅“。他们摔众”合万余帐“,当时一”帐“约为5人,”万余帐“则约为5-6万人。此次投降大唐的高句丽人不可能是所有在突厥的高句丽人,所以当年高句丽遗民投奔突厥人数应该在5万人以上。

契丹

在高句丽被灭的一段时间,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趁机起兵反唐,契丹在这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发展,成为一股割据势力。在高句丽被灭之后,高句丽的遗民有一部分人选择投奔契丹,他们或许是被契丹的强盛和经济发展吸引,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契丹和大唐的矛盾与仇恨。

新罗

新罗就像一头潜伏的豹子,时刻瞄着高句丽这块”肥肉“,隋炀帝时期,杨广带兵征伐高句丽,新罗就趁机而动,入侵高句丽领地抢地盘。泉盖苏文就曾经对唐朝使者说:”往者隋人入寇,新罗乘衅夺我地五百里,其城邑皆据有之“。这里可以看到,新罗曾经就夺过高句丽五百里,有过这样的前例,在大唐灭高句丽的时候,新罗自然是”轻车熟路“的再来捞一大笔的好处。这一次,新罗下手快、准、狠,一举兼并了北到平安南道西南、南浦和平壤南部、黄海北道遂安、江原道安边以南,庆尚北道加恩、奉化、蔚珍、忠清北道深川以北,忠清南道以北以东的广大地区。此次新罗共占有了一百六十多个郡县,高句丽人自然也就占去了不少。

除了这些俘获的,还有许多主动投奔的情况,例如:唐总章二年(669)二月,宝藏王庶子安胜“率四千余户投新罗”,此时约有2万人投奔新罗国。

到了唐开元二十三年(757),唐朝政府赏赐给新罗一部分土地,后来,新罗王更改了这里州县的名称:“汉山州为汉州,领州一、小京一、郡二十七、县四十六。首若州为朔州,领州一、小京一、郡十一、县二十七。熊川州为熊州,领州一、小京一、郡十三、县二十九。河西州为溟州,岭州一、郡九、县二十五。”如果每个县居住200户,那么此地约有3万户高句丽人居住,约15万人左右。

由此看来,通过俘虏、纳降、抢占等方式,高句丽人大量的加入了新罗,新罗成为了高句丽人主要的流向地。

日本

还有一部分人进入到了日本,《续日本纪》中曾记载高句丽人1799名迁于武藏国。这里显示的人并不多,但应该都是贵族和人才,因为日本对待高句丽贵族还是十分有待的,政策对他们也有倾斜,例如“以投化高丽五十六人居于常陆国,赋田受稟,使安生业。”再如《续日本纪》唐开元五年(日本养老元年,717)十一月甲辰记载:“高(句)丽、百济二国士卒,澡本国乱,投于圣化,朝廷怜其绝域,给复终身。”这些政策都能看出日本对高句丽贵族的有待和尊重,同时日本还与高句丽进行通婚,以此打破等级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大唐灭高句丽后,高句丽遗民一部分选择了投奔大唐,继续自己的生活;一部分通过俘虏、迁居、掠夺等方式,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这些民族以新罗为主,契丹、突厥为辅,投奔日本的人数最少。

参考文献:《通典》《旧唐书》《续日本纪》《旧唐书》

#隋唐#高句丽#遗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