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开阳花梨镇探索稻田养虾新模式

2020-07-23新闻22

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日,笔者见到李方林时,他正在自家龙虾生态养殖基地里仔细巡查田埂漏水及小龙虾长势情况。

“每天必须巡查两次,特别是要看田埂有没有被小龙虾打穿洞,如果打穿了,虾子不但要跑,洞多了田埂过度渗水还会垮塌。”无论刮风下雨,早晚各巡一次,再加上适当投喂、病害防治等,这些常态化管理,李方林已经坚持了近两年。

2018年,李方林与家人商量过后,决心要将稻田换个“种”法。

“当时一亩稻田种一年下来也就1000元左右,必须换个利用方式。”为此,李方林与儿子李志刚带着家人四处“游说”,从周边邻里手中一口气就流转水田近200亩,并按每年1.8万元的租金承租15年。

为确保虾塘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李志刚与合伙人从省外请来技师指导虾塘的开挖修建。在保证尽量不破坏稻田原貌的前提下,开挖平均深1米,并尽量将虾塘入水口选在上游沟渠边上,将排水口选在下游种有水稻的田埂上,这样既保证了上游始终有洁净活水注入,龙虾脱下的壳和排泄的粪便又流到下游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一水两用”下较好地兼顾了经济与生态效益。

然而,由于前期欠缺养殖技术和经验,场地建成后第一批投放的9.8万元近3000斤虾苗成活率不到三分之二,与传统种植水稻相比,效益并未凸显出来。

2019年,李方林详细总结前期养殖经验,并积极寻求技术指导和培训,买来1万多元的铁皮对虾塘四周进行了围建,既有效防止龙虾打洞外逃和破坏田埂稳定性,又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老鼠等天敌的伤害。

面对前期的不足,李方林并未气馁。去年底,经过争取,他们正处于创业困难期的龙虾生态养殖基地获得开阳县农业农村局惠农政策补贴,共计第二次投放6万余元的虾苗约2100斤,今年四月长大开售以来,目前已售出近6000元。

“经验不一定是学来的,而是淘出来的。第二批投放的虾苗已经逐渐进入可食用期,按每两年繁殖五茬来计算,我们依然有信心把基地探索的模式搞下去。”李方林最后表示到。(图/文 宋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