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夏日炎炎,我们不得不顶着高温外出,实在是一种煎熬。所以很多人十分不喜欢夏季,但是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夏季却是养生的好季节,一直提倡的一种养生方法就是——冬病夏治!
那什么叫冬病夏治呢?
“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疗法中的一种,是利用中医理论治病防病的体现。“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冬天所患的疾病在夏天治疗。
对于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的人来说,在冬天治疗虚寒性的疾病,由于自身体质寒,外界环境寒冷,再加上患寒性疾病,此时体内阳气不足,难以将病邪驱除出体外。
而盛夏之际,外界骄阳似火,再加上夏天人体阳气升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段,此时用温热的、发散风寒的药物治疗,积聚在身体里的寒邪就会易于散发出来,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那都有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呢?
呼吸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炎、哮喘、咽炎、肺气肿等等。
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属于中医“咳嗽”、“喘症”范畴,多在冬季发作或冬重夏轻,在夜间晨起症状最重。主要是正不胜邪,寒痰互结,肺气壅遏不宣,以及反复发病伤及脾肾,最终形成肺、脾、肾气虚与痰伏于肺的本虚标实的病理基础。
在阳气旺盛且不易发病的夏季,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可以减少冬季发作的次数或减轻症状,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
风湿类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冬季受寒时此类疾病易加重,病情也会不断反复。
风湿骨关节病,在中医统称“痹症”。中医上说,“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痹”,意思是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都会引起风湿类疾病发作或加重。夏天阳热之气,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因此,这时冬病夏治,配合辛温之药治疗,效果很好。
冬病夏治的主要方法有:
三伏贴
三伏贴又叫做天灸,是一种源自于清朝的传统中医治疗法,用中药直接贴敷在穴位上,通过对穴位的热性刺激达到预防和治病的效果,中药主要成分有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姜汁等。
在三伏天, 每位患者每一个伏天,贴三伏贴约为4-6贴,成人可贴4-6小时,小孩2-4小时,但根据每位患者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生对贴伏次数及穴位可做适当调整。
三伏灸
三伏灸作为中医“冬病夏治”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集养生与治病于一体的特点。
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利用三伏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充沛的时机,“天之阳、地之阳、人之阳”三阳合一,选取穴位施灸,使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固本扶正,祛除寒湿,打通瘀阻经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虽然好处很多,但是有几类人慎用:
一:孕妇
吃药会影响胎儿,所以不少孕妇,就选择来贴三伏贴或者是三伏灸,因为这两种都是外用药,但是,这些药物通过穴位进入体内产生作用,穴位对这些药物起了放大和增敏的作用,扶助阳气,祛除体内的寒湿邪气,祛病的同时,这些芳香走窜的药物往往会对子宫产生影响,容易引起滑胎、流产。
二:疾病发作之时
有很多人习惯了,自身有了不适症状后才去做补救措施,例如得了风热感冒,这个时候口渴、咽喉疼、咳嗽等症状明显,很多人觉得正好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驱除疾病,但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贴三伏贴或三伏灸,而是先去医院开点祛风清热的药物,先把症状缓解。因为“冬病夏治”适合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
三:患热性疾病或者体质阴虚的人
“冬病夏治”通常适用于虚寒性疾病,或体质偏寒、阳虚、气虚的人。对于热性疾病或阴虚的人,冬病夏治相当于助火,还可能“火上浇油”,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最好先请专业医生判断,以免使用不当,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简谈养生小天地:
冬病夏治要注意,区分体质是关键,好处虽多,但也不要盲从哦!根据自身体质,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