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门诊实录】如何治疗可延缓帕金森运动并发症的出现?
西安市碑林区受帕金森病折磨8年的患者徐女士无奈的介绍,“我在刚确诊帕金森病那会儿,考虑最多的是怎么才能尽快控制僵直。每天按时规范用药,但是随着病情进展,药物出现剂末现象,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控制僵直,不得不自行添加药物剂量,就这样药物越吃越多,效果越来越差,而且近期感觉胳膊腿儿却不受控制地剧烈舞起来,最后才知道这是药物治疗常见副反应,但是没有办法,不吃药时全身僵直无法动弹,吃药后身体能轻松一点,但是严重的药物副反应让我更加难受,一个月前,右手摔伤导致骨折,此次希望王茂德教授与陈伟副教授能够给予更好的治疗建议”。
陈伟副教授介绍:门诊中像徐女士这样的患者还不少,发病一开始就进行了早诊早治,但经过几年治疗后,会出现严重的运动并发症。倘若得不到及时控制,会让患者时刻陷于危险之中。建议帕金森病患者早在治疗初始就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些,选择那些既可以控制运动症状又能预防或延缓运动并发症发生的药物,以此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达300万以上,每年新增病例大约10万人。
帕金森病一经确诊即需接受长期治疗。在长期治疗中,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会面临“蜜月期”的问题。“蜜月期”是指在帕金森病治疗初期或中期的前几年,患者服用较小剂量的多巴胺能类药物就可以获得比较满意和持续的疗效,生活质量比较高,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但经过5至10年的“蜜月期”后,约60%~90%的患者会出现运动并发症。发病年龄轻(<60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运动并发症。
运动过多过少都易受伤或残疾
运动并发症主要分为“症状波动”(运动过少)和“异动症”(运动过多)两大类。
“症状波动”典型的症状是“剂末现象”,又称疗效减退或剂末恶化,每次用药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症状随血液药物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另一个是“开关现象”,患者在“开”期可以活动,而在“关”期发生明显的运动不能。像有的患者在行走时突然停下来,就像被“冻住”了一样。要是在过马路时突然出现“冻结步态”,后果不堪设想。
运动并发症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运动过多,也叫“异动症”,常见于肢体、面部肌肉、头颈、肩背简单重复的不自主动作,或肢体像舞蹈样摆动不受控制。因为这种不自主动作幅度可以很大,对患者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造成受伤或残疾。如患者正在上楼的时候出现这种腿部扭动,很容易从楼梯摔倒,后果不堪设想。在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间,出现异动症导致患者跌倒造成骨折的情况比比皆是。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帕金森患者和家人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运动并发症重在早期预防
帕金森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一旦诊断就要终身用药。早期治疗对策尤显重要,我们一般在用药之初就要为病人做长期打算,至少要为病人考虑10年、20年后的效果,所以开始就要采取优化治疗来尽量延缓或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首选药物,尤其用于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初期。另外,还应尽可能选择长效剂型,这比一天多次服用药效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