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帕金森病药物剂末现象、效果越来越差怎么办?
随着帕金森病情的进展,运动障碍进一步加重,出现姿势步态障碍加重,并且发生跌倒摔伤等并发症,以及痴呆、精神症状、体位性低血压、排尿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出现。疾病进展也同时是导致运动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疾病的中期可出现剂量相关性的剂量波动(剂末现象),疾病晚期可出现与剂量不相关的不可预测的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因此我们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制定进展期帕金森病的治疗策略。
一、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蜜月期后,剂末现象是指每次用药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症状随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不同研究报道的剂末现象的发生率不同,但是可以看出剂末现象的发生率随着病程而增加。STRIDE-PD研究发现的剂末现象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低(受脉冲样刺激影响更大);高UPDR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障碍评分(疾病程度是剂末现象的内因);女性(可能是体重低因素导致单位体重的LD剂量过高有关);高LD剂量(LD的剂量是剂末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日剂量400mg以内相对安全)。故剂末现象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可能一方面取决于疾病进展,包括疾病程度和病程;另一方面取决于治疗相关,包括LD累积剂量,特别是单位体重LD剂量以及LD用药时间。和LD开始治疗的时机。DA等非LD类多巴胺能药物。后两者是否相关仍需进一步探讨。有报道发现运动并发症与左旋多巴应用时机无明确相关,与病程及左旋多巴单位体重剂量相关。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剂末现象后应该如何治疗?
1、调整左旋多巴给药次数(在运动波动的早期此方法可能有效,增加LD日剂量,远期可能进一步加重LD相关的运动并发症);
2、加服COMT抑制剂或者B型MAO抑制剂(两类药物可减少每天关期1-1.5h。唯一的直接比较研究显示恩他卡朋与雷沙吉兰在改善剂末现象方面无显著差异。托卡朋虽然疗效优于恩他卡朋,由于潜在的肝毒性,因此只宜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雷沙吉兰不宜在司来吉兰的基础上加服,可出现心血管方面严重的不良反应);
3、加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线药物。麦角类是二线药物。迄今无证据显示某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优于其他种类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于某些患者从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转换为另一种可能有效。注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剂量——疗效关系);
4、加服金刚烷胺或者抗胆碱能药物(如果患者剂末现象严重而经过上述调整改善不明确,可以加服抗胆碱能药物(对于年轻患者)或者金刚烷胺,可能对于部分患者有效)。大多数PD患者最终都需要多种药物的联用。
对于严重的运动波动:首先试用上述口服药物方法的疗效,如果已经试用上述方法,对于严重的可预测运动波动依然无效,建议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治疗严重运动波动。
随着病情进展,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蜜月期后,单纯通过药物已经无法控制,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改变了药物治疗的局限性,被称为药物治疗第二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