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皇帝的龙袍到底洗不洗?光说贵没用,这两条史料告诉你答案!

2020-07-23新闻5

民间有一句关于六月初六天贶节的谚语——“小狗要洗澡,皇帝洗龙袍”。然而,史书中关于皇帝洗龙袍的记载,却少之又少。毕竟,贵为天子的九五之尊,却跟普通人一样洗龙袍,未免显得太过吝啬了。

不过,记载的少,不等于没有洗龙袍的记载,更不代表着皇帝的龙袍穿一次就扔。

说起洗龙袍的皇帝,或许应该首推唐文宗。在开成二年(873)夏天,唐文宗与柳公权等一班大臣在便殿谈话,其中便提到了浣洗龙袍一事:

上举袖示之曰:“此衣已三浣矣!”众皆美上之俭德。公权独无言,上问其何故,对曰:“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乃可以致雍熙。服浣濯之衣,乃末节耳。”——《通鉴》卷245

这段对话中,唐文宗特意强调自己的衣服“已三浣”,所指便是当时所穿龙袍已经洗了三次。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皇帝的龙袍大体可分为四种,包括“礼服”(重大庆典时穿)、“吉服”(一般吉庆日子所穿)、“行服”(外出打猎时穿)和“燕服”(平常所穿便服),文中倒也未称唐文宗当时所穿为哪种龙袍。

唐文宗剧照

唐文宗的举动,实则是一种炫耀。这位皇帝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但喜欢与先贤自比。所以,他觉得自己所穿的龙袍已经洗了三次,是种很节俭的行为。不过,柳公权倒是没有太买账,先是沉默不语,后又径直回答唐文宗:

作为富有四海的皇帝,应该用贤退废,虚心纳谏,赏罚分明,唯有如此,才能将天下治理好。像浣洗衣服这种细事情,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当然,《通鉴》中所讲的这段情节,也是史家有意而为之的,意在劝谏统治者能够真正的从大处着眼,专心治理国家,而不是炫耀那些微不足道的“勤俭”。

柳公权画像

类似关于洗龙袍的记载,在《竹林七贤论》中,曾提到大臣想帮司马衷洗龙袍一事: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在司马颖叛乱时,嵇绍誓死保护晋惠帝,身负重伤而死。平定叛乱后,大臣觉得晋惠帝龙袍渐染了血迹,故提出为其清洗龙袍。结果,晋惠帝称,这是嵇绍的血,还是留作纪念吧!

此事虽未谈及龙袍被洗,但由大臣们的建议来看,皇帝的龙袍自然是可以清洗的。

事实上,正如许多答友已经提到的,皇帝的龙袍十分珍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加工制作,故绝不会出现穿一次便扔的情况。就唐文宗、晋惠帝等相关记载来看,古代皇帝的龙袍还是可以清洗的。

晋惠帝司马衷

更为有趣的是,清朝的道光皇帝向来以节俭著称。不同的是,他的节俭比唐文宗要真实的多,甚至会命后妃学习女工,为其缝补龙袍。当然了,具有道光给龙袍打补丁的价钱,价格也着实不菲。

而在道光帝的影响下,不少大臣也投其所好,故意去买带补丁的旧衣服。有个颇为讽刺的现象便是,当时京城里的旧衣服,竟然比新衣服还要贵。因为,一些大臣为了在道光皇帝面前讨巧,费尽心思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节俭”。

道光画像

说到这里,或许柳公权所讲的还真是蛮有道理的。富有四海的皇帝,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论如何,生活都是十分奢靡的,与其靠着洗龙袍来体现自己的节俭,真不如好好治理天下呢!毕竟,表面上的节俭除了好看,也着实没有什么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