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友人来沪,我常带他们去看看僻静的真如寺。
人的脚步往往痴迷远方,乘上火车、飞机去追梦,对于身边的名迹却不珍惜,甚至不屑一顾。本市西北的真如寺,就是这么一处雪藏在市区的绝佳胜迹。
外地有人来沪,我常带他们去看看僻静的真如寺。许多朋友惊讶,不晓得上海还躲着这么个质感的去所。
真如寺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南宋嘉定年间成寺,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几经焚毁,几度修缮,穿越无数风雪,到了今日,才根基永固。眼下的真如“大庙”占地20亩,依河而筑,屋舍古朴,香烟轻绕,古银杏枝叶葳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成就与艺术价值自不必赘述。经无数岁月淬炼的真如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刹,早已超越宗教本身,成为文物,演化为上海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
在我的感觉中,另一个落乡的地方就是真如火车站。上世纪九十年代某个冬天,我和一位杭州的朋友从南京乘车在真如下车,需要“摆渡”去市区。出得站台,朔风狂吼,四周荒芜,卖粥卖茶叶蛋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乘坐的公交车经过了许多田畴和乡村,积雪覆盖在大白菜、萝卜的叶片上。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方到地处闸北的北站。
短短三十年,如白驹过隙。如今的真如已是中环内的佳地,真如站更是在万里城的对面,与地铁11号线连接,成了市区内的一个车站。前几天,当年那个朋友从杭州过来,闲聊中忽地问起当年的真如站。我拿出市区地图,用手指背在西站的位置上敲了敲:现在叫西站,在这儿。他望着周边稠密的建筑分布,张大了眼,狐疑地问:这就是当年咱落车的站?嘿,你不信也没用,因为这就是真如站。
真如是上海市规划的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眼下,徐家汇、五角场等几大副中心风生水起,每每亮相于媒体与聚光灯下,如何如何的现代与摩登。唯有这真如副中心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如同闺中的含羞女,蒙着不被外界窥视的面纱,一副大姑娘慢吞吞行走的姿态。
不过,好事总归多磨,事情正在起变化。在文化底蕴如此厚重的真如,要建副中心,自然要比其他地方来得羞羞答答,却也更有风度与风情;有如此长久的序幕,主题必是极值得期待的。如今,几经涅槃的真如副中心,似一幅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建设中的真如,作为上海西大门,直通嘉定及苏南腹地,向西辐射长江流域。在真如这个重要节点,运营百年的上海西站迎来新生,已于2010年重开客运,连接宁沪。轨交11号、15号、16号线将在此实现零换乘。在这块古朴的土地上,贯穿海绵城市理念,将建成六公里长的城市绿廊,成为上海的又一个绿肺;将诞生一大批包括甲级写字楼、大剧院、高档住宅在内的现代建筑;将建筑五座高达200米左右的摩天楼;规划打造宏大的一平方公里未来城市岛,超级城市综合体……
过往不能重来,未来却可再造。真如副中心一路蹒跚,爬坡过坎,因为后发,却如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给人的想象也无比丰富与浪漫。(詹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