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贾母世事洞明,为何面对贾府衰败,却始终冷眼旁观?

2020-07-23新闻20

《红楼梦》中贾母一直是广大读者喜欢的文学形象,她温和善良,不仅对自家子孙疼爱有加,还对像刘姥姥这样的弱势群体始终保持尊重,她堪称是整部《红楼梦》中多数女儿们的精神寄托,可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内容是贾母在贾府的衰败中,为何始终保持一种垂手而立、冷眼旁观的态度。

首先要说明一点,从感性的角度,贾母绝对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家长,是每一个孩子犯了错儿都愿意躲进她怀里的温暖港湾,但是站在理性的角度,贾母的诸多作为却无法让我们认同,甚至可以说,整个贾府的衰败,贾母一人就占了九分的责任。

贾府的衰败经历

不做主观的猜测,我们从书中人物的具体言行来看贾府衰落的过程。在书的开头,也就是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冷子兴与贾雨村的谈话中,他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了贾府的衰颓之象开始显现:

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二府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冷子兴的这番言论可以说已经将贾府未来的路点明了,这一点与秦可卿临去世的夜里给王熙凤托梦,告诉凤姐儿“登高易跌重”是一个道理。

这些贾母知道吗?历经世事的贾母绝对是人情练达的典范,这些她都是看在眼里的,之后她愿意将首饰等物变卖过活就是最直接的证据,那贾母明明洞悉一切,为何始终没有做出什么改革之举呢?

我们来看看贾母真实的态度。

贾母的对事态度

在书中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王夫人告知贾母甄家被抄家一事,可是贾母的反应让人感到失望:

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正不自在,恰好见他姊妹来了,因问:“从哪里来的......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

贾母对甄家的反应其实暗示了她对贾家的感觉,因为书中“真”“假”本就是一体的,甄家的结局就是贾家的结局,贾母绝不可能一点都觉察不出来贾家此时正面临何等危急的景况,可她轻轻一句“商量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就完美地逃开了需要面对的现实。

有人可能说,小编这是上帝视角,书中贾母只是一个凡人,她怎么会知道这些后来事呢?那我们再来举两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还是第七十五回,贾母吃饭,吃的米是红稻米,吃罢将饭撤下去,重新上一桌菜给在场的尤氏吃,这也是贾府的规矩,包括林黛玉初进贾府之时,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在一旁端菜站立,不能上桌吃饭。结果给尤氏盛的饭却是白粳米,贾母感到奇怪,就询问为何不给尤氏盛红稻米饭吃。

王夫人解释说“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难,所以都可着吃”,贾母听完笑着说:“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然后众人哈哈大笑,就此了事。

就连从来不过问贾府中事的林黛玉都知道“如不省俭,必定不接后手”,贾母怎会不知道,贾府发生的种种例子都在贾母她眼皮子底下,可她只是一笑了之,之后也没采取任何措施补救。

很快,发展在第七十七回,凤姐儿生病,却连一支完整的人参都找不着了;抄检大观园前夕,凤姐儿曾建议裁撤一些丫头们,以便省去一部分开销,可是王夫人也顾忌贾母,怕老太太不高兴,因为贾母一向是喜欢热闹的,最终只能暂且搁下。

贾母作为贾府最后的门面,她是唯一连接贾府和上层社会的纽带,最后也被逼的只能靠卖府里的东西来维持开销,但这也只能让贾府苟延残喘,小打小闹救不了即将倒塌的大厦。

贾母的这种“高高挂起”的态度还表现在她对黛玉和鸳鸯未来的规划上。

黛玉的未来

关于宝黛的爱情,很多人都坚定地认为贾母是他们的支持者,这种观点固然有据可依,但是更多还是站在“感性”的角度去看,未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若站在理性一方,却能看出另一番情景。

贾母疼爱黛玉,但是却始终没有将宝黛两人的婚事敲定,这导致黛玉始终提心吊胆,就连紫鹃都劝黛玉“趁老太太身体健朗,早定下来为妙”,贾母作为过来人,她知道宝黛订婚对黛玉具有重大的意义,且看书中,黛玉时不时因为自己寄人篱下暗自神伤,一旦订婚,这些烦恼便可烟消云散,可贾母始终没有这么做。这绝不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古代娃娃亲都是很常见的。

再看贾母的丫鬟鸳鸯,被贾赦逼婚,求得贾母庇佑才免于此祸,可贾赦也放出话来了,老太太能保护你一时,保护不了你一辈子。所以鸳鸯的未来是黑暗的,贾母却一直没有什么后手保护鸳鸯,贾母死后,鸳鸯也上吊自杀,一方面是对贾母的忠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对贾赦的恐惧存在。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贾母对黛玉等人的好,就好比是老板时不时请员工吃饭,吆五喝六,勾肩搭背,大家关系看上去很好,但始终每月给员工的工资始终在温饱线挣扎,一个是一时的感性澎湃,一个是理性的未来规划,有点阅历的人都应当知道其中的差别所在。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