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咸丰登基没多久,曾国藩就上疏把咸丰痛骂了一顿,这是怎么回事?

2020-07-23新闻7

咸丰帝登基没多久,按理说,像是曾国藩这样的明哲保身之人是不会直接上疏痛批皇帝的缺点的,但他曾国藩就是这么干了。

首先是咸丰帝的点头允诺。

自古帝王皆希望给自己留下个好名声,清朝的帝王更是如此,前有李世民器重魏征,后有大清皇帝登基后广开言路,告诫大臣们要直言进谏。

本来吧,皇帝这样的举动,也并非是真的就要大臣们直言进谏,毕竟皇位贵为九五之尊,就算是有什么过错,也是不允许别人指出的,但他曾国藩还真就借着这个机会上疏痛批了皇帝一通。

其次是乡里人的不满。

曾国藩在道光年间就已经身居高位,但是曾国藩的为人却是谨慎的很,他就像是一直从来不露出尾巴的老狐狸,但凡有什么大事,他最先想到的绝对是明哲保身。

于是乡里的有识之士,就说他曾国藩白白做了朝中二品大臣,这是不敢说话,不能为国家做贡献。

曾国藩听了乡里人的不满,心里想别人不懂自己这样身居高位的危险,但凡是离皇帝越近的,也越容易惨遭不测,自古以来都有这么一句话,伴君如伴虎,乡里人只顾着痛批曾国藩尸位素餐,没想过曾国藩也是如履薄冰。

当然了,既然乡里人这么说了,那曾国藩就得找机会表现表现自己,于是趁着这次咸丰帝广开言路的机会,上疏痛批了咸丰帝一顿,还顺手将上疏内容发到了湖南老家,让那些说自己尸位素餐的人闭嘴。

当时虽然咸丰帝说了大臣们要尽管痛批自己,但还真没几个人敢傻乎乎的直接说什么,大部分都是说皇上切莫因担忧国事而操劳过度这一类的,都是阿谀奉承之语。

曾国藩显得特立独行,大笔一挥,一本《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里面主要写了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不只是为了让皇帝对自己投鼠忌器,还是为了标榜自己并非尸位素餐,曾国藩竟然在大殿上直接就把这封上疏念了出来。

一, 主要是让咸丰帝不要只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但是对国家大事却不管不问。

二, 不要表面上说让大臣们直言进谏,广开言路,实际上却只是做做样子,不要只顾形式却不顾实际。

三,咸丰帝要多听别人的话,礼贤下士,不要整日里高高在上,趾高气昂的,主要也就是告诫咸丰帝不要太过骄傲放纵。

咸丰帝听了曾国藩这么痛批自己的话,心里肯定别扭,甚至说他对曾国藩动了杀心都是很可能的,但是幸好当时朝中忠臣还是不少的,他们告诉咸丰帝曾国藩也是为了国家好,不要白白与这样一位国家的肱骨大臣闹别扭。

曾国藩算准了咸丰帝不会出尔反尔,毕竟要广开言路是他自己说的,曾国藩既能获得乡里有识之士的认可,又能在咸丰帝面前表现出一幅忠臣的样子,一举两得。

曾国藩也的确是晚清的肱骨之臣,建立湘军铲除了太平天国,为晚清续了几十年的命。

#近代史#曾国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