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秦国的统一无关,孔子的主张是恢复礼法。什么是礼法?就是意味着你的行为应该符合你自己的身份。如果你是一个诸侯却做了一个大夫的事,那就是失礼,对孔子来说,秦国的统一显然是失礼的。目前,人们认为秦国的力量来自于商鞅的变法,而商鞅是法家的,虽然法家和儒教是一脉相承的,但它们显然是两回事。
当孔子活着并还能到处游历的时候,秦国只是一个小小的西方国家。可以被任何国家欺负,孔子游历的目的是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春秋末期,南方的吴越两国很强大,但却很失礼。孔子的主要路线主要是齐,鲁,晋,楚基本上不离开中原。当秦国变得更强大时,与魏国作战,并在战国中期获得了河西之地。但这离孔子活的年代太久远。
其次,孔子带着竹简和他的弟子环游列国十四年,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让任何人主宰。他们的路线有限,不可能跑遍全世界。从孔子和他的门徒周游世界的路线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去了北方的齐国首都临淄和最南方的蔡地。这些地方离秦国还很远,秦国从未拒绝孔子入境,而孔子也没故意未去秦国,孔子周游列国不是为了让谁霸权。他也不想当帝国顾问,只是想试图传播他的思想理念。虽然孔子在当时似乎是失败的,但他的思想确实传播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秦国为什么能统一中国?有几个原因。
首先,秦国统一中国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历史必然。战国末期,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而不管各国人民的心和国力的差异,包括政治文化的积累和支持。当时,齐国和秦国是两大竞争力量,统一全国指日可待。谁能抓住机会,谁就会成功。
其次,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面对即将到来的统一现实,秦国敏锐而果断地采纳了法家的治国理念,从而认识到秦国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而有效,最终统一了六国,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那么,法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秦国能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并最终登上王位?这应该从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入手。
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依法治国,法家强调“法”的绝对性,只要制定的“法”必须无条件服从。然而,法家的这个“法”就是“法从君出”的“法”。法家非常重视“法律来自君主”,也就是说,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的。说白了,它把君主置于至高无上、绝对权威和高于“法律”的地位。如果君主制定了“法律”,那么所有的臣民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如果执行不力或不满意,君主可以随心所欲地惩罚。君主的意志是最高的“法律”。历史上总会有一些戏剧性的变化。秦国利用法家思想统一了全国。然而,秦始皇即位后,并没有意识到法家思想不适合治理一个稳定的国家。他仍然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一味追求“富庶强兵”“富庶国家,贫困化人民”,最终导致了秦国的毁灭。
秦国的成功在于法家,失败也在于法家,秦始皇的这一惨痛教训为后世留下了鲜活的教材。因此,自汉代以来,没有一个皇帝标榜自己是法家,即使他使用法家思想,他一定是在儒家的旗帜下悄悄地使用它。这也是古代中国的治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