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简述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简述利润分享计划的内容

2020-07-23知识6

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区别? 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员工根据其工作绩效而获得一部分公司利润的组织整体激励计划。在这种计划下,报酬的支付是建立在对利润这一组织绩效指标的评价的基础上的,利润分享计划是一次性支付的奖励,它不会进入到雇员的基本工资中去,因而不会增加组织的固定工资成本。在实际运用中,利润分享计划在成熟型企业中显得更为有效。利润分享计划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一定比例将公司利润分配给雇员。利润分享计划的优点是将员工的利益在同一计划中体现,使全体员工都关注公司的利润,公司利润的大小直接影响员工的收益。利润分享计划的缺点是该计划通常与员工的基本薪资挂钩,即利润分享计划没有考虑员工个人的业绩,它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利润分享计划的形式多种多样:1、现金计划现金计划是最流行的利润分享计划形式,即每隔一定时间,把一定比例(通常为15%-20%)的利润作为利润分享额。2、延期利润分享计划在监督委托管理的情形下,企业按预定比例把一部分利润存入员工账户,在一定时期后支付。这类计划使员工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因为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支付要延期到员工退休后,这样,他或她只需以较低的税率纳税。收益分享(gain sharing)是一种群体激励计划,是对利润分享的一种扩展,。利润分享计划的优缺点 1、利润分享计划的优点利润分享计划的优点是将员工的利益在同一计划中体现,使全体员工都关注公司的利润,公司利润的大小直接影响员工的收益。2、利润分享计划的缺点利润分享计划的缺点是该计划通常与员工的基本薪资挂钩,即利润分享计划没有考虑员工个人的业绩,它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收益分享计划与利润分享计划两者有什么不一样 一、定义不同:1、收益分享计划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国外的一种团队激励薪酬计划(team incentive plan).近年来,伴随着组织变革和薪酬实践的发展,收益分享成为一种典型的团队绩效薪酬形式。1.1 收益分享计划(Gainsharing Plan)属于奖励计划(Incentive Plan),它鼓励大多数或者全体员工通过共同努力来达到公司的生产率目标,并且是员工和公司能够共同分享由于这种努力所产生的成本节约收益,最终起到了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忠诚度的作用。1.2 收益分享计划的主旨就是通过让员工参与从而提高公司的绩效,它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管理系统或者是一种管理哲学。因为通过参与,员工可以更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正所谓“离实际越近的人,越清楚问题所在”,这样就可以找出解决方案,使员工自身和公司都获得利益。2、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员工根据其工作绩效而获得一部分公司利润的组织整体激励计划。2.1 在这种计划下,报酬的支付是建立在对利润这一组织绩效指标的评价的基础上的,利润分享计划是一次性支付的奖励,它不会进入到雇员的基本工资中去,因而不会增加组织的固定工资成本。在实际运用中,利润分享计划在成熟型企业中显得更为有效。二、实施办法不同:收益分享计划。利润分享计划的形式 利润分享计划copy的形式多种多样:1、现金计划现金计划是最流行的利润分享计划形式,即每隔一定时间,把一定比例(通常为15%-20%)的利润作为利润分享额。2、延期利润分享计划在监督委托管理的情形下,企业按预定比例把一部分利润存入员工账户,在一定时期后支百付。这类计划使员工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因为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度支付要延期到员工退休后,这样,他或她只需以较低的税率纳税。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区别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利润分享计划和收益分享计划是企业管理中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他们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两种激励手段出现的时代背景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3626563和意义又有不同,本文从理论出现的背景不同、定义、奖金分配标准、实施过程几个方面分比较其不同点。关键词: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1理论出现的背景方面收益分享计划出现的时代背景:著名的霍桑试验以及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了员工动机需求、参与、合作以及组织承诺的重要性需要重新认识员工的多面性和复杂性。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很多企业面临资本稀缺、成本和生产率下降的窘况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变革。于是顺应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新的绩效激励形式收益分享计划于1930年在美国诞生。利润分享计划首次出现是在19世纪中期,企业实行这一计划的初衷是阻止和限制工会的活动,减小工会力量对企业的干预,实际上是一种平息工人骚乱的手段。两种分享计划出现的时代背景和初始目的不同,逐渐的导致了在具体内容方面的差异。2定义方面利润分享制是指:企业所有者和职工共同分享企业利润的一种企业纯收入分配。

#利润分享计划#企业利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