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蕴处界 核心内容 如何翻译

2021-03-08知识5

核心内容 如何翻译 是:the core content

蕴不摄无为,为什么处和界可以摄无为呢? 譬如二乘的无我法2113,都是依世俗法蕴处界5261来观察,证知这些世俗法都是4102无常、苦、空、不净1653、无我,这是蕴处界世俗法的真谛,所以名为世俗谛。而二乘解脱道的世俗谛,都只是在入胎识—如来藏本识—所出生的蕴处界等世俗法上用功观行,所断是依世俗法蕴处界所生的我见、我执、我所执,所修是依蕴处界等世俗法而修的四谛、八正等三十七道品法,都不涉及万法的实相,所以说一般人所知的世俗谛所观、所修、所证绝非真实法,都不是法界实相的修证。而真正世俗谛所修、所观、所断、所证的,都是依本识的实存为大前提来闻熏观修的,所闻熏观修的对象则是本识如来藏所生的有为界之蕴处界等诸法;由此缘故,说阿含道的蕴处界缘起性空之法,绝对不是真谛、胜义谛,只能说是世俗谛。但是蕴处界等世俗法都依无为法的如来藏心体才能生起,而本识如来藏自身却又有能生万法的无漏有为而常住的法性,所以既是空如来藏也是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是说入胎识自身并没有色蕴之法,也与六尘中的种种烦恼不相应,从无我见、我执、我所执,所以名为空如来藏,这是他无为法性的功能;不空如来藏,是说他真实存在,是真实心,有真实的自性,因为他能出生万法(能出生十八界及识阴。

如何理解蕴界处三科的假实分位? 经说聚义是蕴义故。如契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等。广说如前。若谓此经显过去等一一色等各别名蕴。是故一切…

蕴处界 核心内容 如何翻译

怎么解释心经的内容? 虽然我能背下一半,但是没法理解感觉很难背。出于兴趣背的。就是佛家的《摩柯婆罗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

佛教中的蕴处界为何而立?如何区分?彼此是什么关系? ?www.zhihu.com 二、如何区分(蕴界处)?五蕴:色受想行识 十二处:根、尘二组: 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 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十八界:。

在线佛教词典怎么解答“蕴处界” 《佛学大词典》: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阴入界,或作阴界入。通称为三科。为诸法分类之名目。有关于三科之由来,据俱舍论卷一载,系为有情之愚、根、乐等而分别说蕴处界三科。愚,或愚于心所、色法,或愚于色心二法,为愚于心所者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说十二处,为愚于色心二法者说十八界;根有利根、中根、钝根,为利根说五蕴,为中根说十二处,为钝根说十八界;有情之乐欲亦有略、中、广三种,为欲略说者说五蕴、为欲中说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说者说十八界。

佛言: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是什么意思. 四大皆空~修身养性~有点道的意思'却又不是道~

如何评价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 人间佛教有何缺陷?“人间佛教”的源头应该是民国时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后来作为太虚弟子,印顺法师又在此基础上提倡“人间佛教”。太虚法师提倡人生佛教,是有感于。

请问五蕴为什么是五蕴,不是六蕴或者四蕴? 如题,五蕴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不是色触思行识等其他组合?为什么要把受想两个…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84 5773/answer/103199162?f3fb8ead20=45a04ebbf5a195c35ee2f0b58754591b ? 106 ? ? 17 条评论 ? ? ? 喜欢 ? 。

#蕴含哲理的游戏#蕴含人生哲理的故事#蕴色过浓中周时韫家庭背景#蕴含着能量的碎片是什么#蕴处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