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明风华:皇孙儿到底哪里好?朱元璋和朱棣都要把皇位留给他们

2020-07-23新闻15

我们很多人都听过“隔辈亲”的说法,意思是家里的爷爷奶奶,会格外疼爱孙子辈的孩子,而孙子辈的孩子反过来也会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南方称外公外婆)更加亲近。

这种现象不止在民间普遍,在明朝皇帝中,也很流行“隔辈亲”,比如朱元璋在长子朱标死后,硬是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孙子。

有其父必有其子,靖难之役后,夺得皇位的朱棣(1360年-1424年)也是看在皇孙朱瞻基(1399年-1435年)的“面子”上,一直让朱瞻基的老爹,也就是自己最看不上的儿子朱高炽(1378年-1425年)当太子。皇孙儿们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皇爷爷们如此倾心?下面我们就以《大明风华》中的朱棣和朱瞻基这对爷孙为例来分析一下。

我们先从为人父母的角度来分析,谈到生孩子当爸妈,所有人都是赶鸭子上架——头一回,既没经验也没准备,和现代人男24 岁女22岁的法定结婚年龄不同,古人的结婚生育年龄要小得多,拿朱棣和徐达女儿徐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朱高炽为例,当时的朱棣才18岁,放到现在才是刚参加高考的年龄,能懂什么呢?

紧接着,又陆陆续续生了老二老三,一堆孩子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前一刻还想在老妈怀里撒个娇的大男孩,一下子成了一对小男孩的老爸,这种突然间的角色转变,绝大多数人是很难适应的,更别提静下心来和孩子培养感情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为人父母往往都是在生第一胎后倒逼学习的,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个培养过程,更是父母的一个学习过程。

说完为人父母生孩子的问题,我们再来看老人和孙子间的关系,拿朱棣为例,前半生除了打仗就是担惊受怕,自己都没货明白,没更不要指望能有余力去关心别人了,直到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朱棣顺利取得皇帝宝座,他终于可以歇一歇喘一口气了。

此时的朱棣42岁,朱瞻基刚刚3岁,一个是男人最成熟的年纪,一个是男孩最好玩的年纪,祖孙二人就在最“美好”的时间偶遇了,都不需要刻意培养,感情就自然而然逐渐升温了。最为关键的是当朱棣亲眼见证朱瞻基从一个小臂大小的孩子,长大成一个五尺男儿,在他心中会是多么感慨岁月的流逝,回想起曾经年轻的自己,骑着战马,率领大明的精锐骑兵纵横驰骋在广阔的草原和大漠……

这种唤醒是无法控制的,在朱棣沉浸在这种回忆杀时,他心中最为柔软的一部分也同时被唤醒,那位曾经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帝王,突然间便的有温度了,变得更加感性了。当一个人变得感性你就会发现他变得可爱了,会迁就,会妥协,会为了这份“柔软”而做出很多自己平常不会做的事情。

对于朱瞻基来说,换来的就是爷爷格外的照顾和溺爱吧。

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很多忙于事业的父母,在孩子成家阶段是很容易出现角色缺失的,这种缺失表面上或许可以用更多的礼物来弥补,但这种分开导致的记忆缺失,会对至亲之间的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如我上面说道朱棣与几个儿子,以及孙子见的关系。

朱棣并非不想将对几个儿子以及孙子的关爱一碗水端平,但这么做是非常违背人的本性的,人的本性就是厚此薄彼,对亲近的格外照顾,对陌生的则会下意识疏远。所以朱棣才会对自己的孙子格外青睐。

“隔辈亲”便是这个道理。

【历史长河,溯流而上,怎么能没有船夫】

#明朝#朱棣#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