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登乐游原杜牧后两句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九峰楼杜牧后两联

2021-03-08知识4

古诗翻译(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我的翻译:在这百感交集之中,心不自由难以排解离绪,忽然角声孤单单地在夕阳下的楼上响起。别后如果面对曾经游览的青山,对你得思念怎么会有尽头。看着这些夹道的芳草,离恨又哪一年能停止住呢?睫毛就在眼前却总看不见,那是因为人没有见识。有道有才华在身,又何必向别处追求呢?有谁及得上张祜张公子清高豁达,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呢?(大概地翻译一下,时间长了点,由于回答中都有原诗,系统误认为回答已被之前网友使用,所以删了原诗,抱歉。不过,楼主应该有原诗的。

登岳阳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岳阳楼》通2113过寓情于景,表达了5261作者政治生活坎坷4102,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抒写出诗1653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唐代杜甫《登岳阳楼》,原文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

登乐游原杜牧后两句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九峰楼杜牧后两联

登乐游原杜牧后两句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①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②,角。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登九峰楼寄张祜》①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②,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18.诗人登九峰楼,于黄昏时分听到号角声从城楼上响起,“角声”这一意象在百感交集的诗人听来是孤独的、凄厉的。写“角声”意象的作用在于以寂静旷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烘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答题时要抓住“孤起”与“百感衷来”分析“角声”意象的特点,占2分;意象的作用从意境、心境、情感三个角度答题,各占1分。19.①诗歌描写碧山芳草,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②杜牧以目不见睫喻指张祜不被人赏识,又称道张祜诗艺高妙,有道在身,无须他求,写出了对张祜的同情与安慰,更表达了赞赏之意;③诗人称颂张祜清高豁达无人能及,以上千首诗篇蔑视权贵利禄,表达了诗人对其无限推崇与敬仰之心。(此题考查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与归纳。诗句内容是思想情感的依据,答题要包含诗句内容分析及诗人思想情感的归纳,每答对一点得2分。【解析】1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诗人用“孤起”来形容“角声”,“角声”本无孤独之说,但黄昏时分于空旷处听到,却也引起了诗人内心诸多感叹,因此答题时要抓住“孤起”与“百感衷来”分析“角声”意象的特点;意象的作用在于营造意境、烘托心境、引发情感,因此要从意境、。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常见问题是什么? 标题 标题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作者 杜牧 年代 唐 内容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描写睫毛的诗句《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杜牧)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

杜牧的清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学三年级)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赞美九华山的诗句 1、《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宋·杨万里 役役催行迈,忽忽过此春。杯翻五湖月,筝扫九华云。不是风烟好,何缘.2、《晚登九华山》明·吴兆 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

登九峰楼的颔联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有感于白居易之非难张祜而发百。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张祜请他贡举自己去长安应进士试。白居易出题面试,把张祜置于徐度凝之下,使得颇有盛名的问张祜大为难堪。杜牧事后得知,也很愤慨。会昌五年(845)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答交谊甚洽。此诗就作于此次别后。诗人把自己对于白居专易的不满与对张祜的同情、慰勉和敬重,非常巧妙而有属力的表现出来。这首诗纯然写情,旁及景物,也无非为了映托感情。

#登九峰楼杜牧后两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