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末代王爷的环球军事考察 飞机大炮让他大开眼界 回国后大清亡了

2020-07-23新闻5

清朝末年,尽管清政府认为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是与西方列强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但随着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清政府意识到仅仅拥有先进的武器是不够的,决定战争胜败的背后还是人,拥有先进军事思想和理论的军人。

尽管当时清朝已经建立得有新军,但这些部队却被牢牢地控制在了张之洞、袁世凯等封疆大吏的手中,清廷根本无法直接调动。因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了皇位,并由他亲自监国,所以他派自己的六弟载洵出任海军大臣,七弟载涛出任陆军大臣,而这两人当时都仅仅20出头,都准备在军事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载涛全名为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出生,1970年9月2日去世。尽管载涛与载沣是兄弟,但他幼年的时候过继给了钟郡王奕詥为嗣,因此被称为“涛贝勒”。直到溥仪登基以后,才赏他郡王衔,专门负责训练禁卫军。

载涛心目中的禁卫军是希望能够借鉴欧美先进军事制度,建立一支完全听命于朝廷,独立于其他新军之外,完全由朝廷直接指挥的军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10年2月,载涛开始了前往日、美、英、法、德、意、奥、俄等八国的环球陆军考察。

载涛的军事考察团里还包括了李经迈、哈汉章、良弼、文华、姚宝来、彭灿昌、刘恩源、田献章、张庆桐、程经邦、唐宝潮、徐致善、桐昌、江绍沅、吴为予、谭学夔等16人。

3月20日,载涛一行搭乘“海圻”号巡洋舰从天津出发,先前往了日本考察。再换乘“赤玉丸”号客轮前往美国,又换乘“乔治.华盛顿”号前往欧洲考察。在欧洲期间,载涛先后前往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德国和沙俄访问,最后搭乘火车经西伯利亚返回北京。

在法国访问期间,载涛一行受到了高规格接待。当时的法国总统法利埃亲自为载涛一行举行了欢迎仪式,并授予载涛法军荣誉勋章。载涛在法国两次参观了法国空军,并观看了当时法国王牌飞行员的飞行表演,这给载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军还向载涛展示了他们的机械化部队,这也令载涛一行大开眼界。载涛一行这次法国考察的重点还是在新型火炮,在观看了法军的新型火炮射击后,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表情,因此他们的下一站是德国,那里有着闻名世界的克虏伯大炮。

在德国的克虏伯工厂,载涛一行的到来让工厂方极为重视,这毕竟是他们潜在的军火大单。在认真观看了火炮试射后,克虏伯大炮的威力似乎更加符合载涛的胃口。

在乘坐火车前往俄国后,在圣彼得堡的战神广场,载涛还认真观看了当地消防队员的技能操演。

在这趟环球军事考察过程中,飞机、汽车、火炮等作为新型战争武器的使用,让包括载涛在内的清朝军事将领大开眼界。回到中国以后,载涛致力于清朝军队的现代化工作,并在1903年成立军咨府,他出任军咨大臣。

但此时的清王朝早已经病入膏肓,回天乏术,载涛还没能来得及实现他现代军事改革的梦想,清王朝便随着辛亥革命的炮声淹没在了历史长河……

#近代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