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乾隆要给胤禩等人平反?弘历的真实意图,都被大家忽略了!

2020-07-23新闻6

乾隆在晚年做了一系列比较“另类”的事。清朝皇帝一向讲究遵循祖宗成法,很少调整先帝们的决策,更是鲜有否定前人的皇帝。不过,在乾隆四十三年时,弘历却接连为多尔衮、阿济格和胤禩等人平反。这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

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平反的意思是什么:平反即是对过去的冤假错案以及不准确的认识、评价所做出的正确修改。

乾隆的确在四十三年,曾为他的一些先祖平过反,包括多尔衮、阿济格等人。不过,虽然同样是“平反”,但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却只是顺势沾了光,乾隆皇帝对他们予以开恩罢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平反”。

乾隆四十三年,当时国史馆编修史书到了一个阶段,需要对宗室进行定位;乾隆皇帝在这一年阅读《清实录》这一祖训的时候,萌生出了为他的祖上多尔衮等人平反的想法。

而这一时期, 随之获恩的人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

表面上看,乾隆为多尔衮平反和对胤禩等人开恩这两个事件是一样的,实则不然。乾隆的确为多尔衮平反了,但并未给与胤禩等人平反。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原因的:

一是,乾隆皇帝认为胤禩等人的罪名属实。

乾隆在四十三年的上谕中指出:

“皇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居心险诈,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尚不忍重治其罪,仅令削除谱牒,更改其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其潜蓄觊觎窥窃之谋,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伊等怨尤诽谤,亦属情事所有。盖伊两人未尝无隐然悖逆之心,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是以皇考虽明暴其罪状,犹为曲示矜全。”——《清高宗实录》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允祀、允禟二人是罪有应得的,而且直接指出了他们的罪过便是结党谋逆。臣子谋逆之事,对于所有的皇帝而言,皆是大逆不道的,但凡这一罪名成立,那么乾隆便不会为其平反。

谋权篡位的行为,直接危及皇位的稳固。若是明知他们谋逆,还对其加以恩赦,那便是鼓励自己的皇位为他人所篡夺,就这一点而言,乾隆是不可能为他们平反的。

二是,乾隆开恩是为了昭示乾隆父子的友爱之心。

乾隆在说明胤禩等人谋权篡位的同时,也指出了胤禩等人并非完全表露出篡位的迹象:所谓“未尝无隐然悖逆之心,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就是说他们虽然有心谋逆,但被雍正杜绝在了未发之际,所以没有惹出大祸来。

这句话一是为了说明,他们的罪名还有可以挽回的余地,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说明雍正的睿智,能够将事情控制住。当然事实是否如此,另当别论。

而乾隆之所以对他们开恩,主要为了说明雍正也是念及兄弟之情的。他在上谕中直接指出雍正在处理胤禩等人之后,十分悔恨,而乾隆为了了却乃父的遗愿,所以一直想着减轻他们的罪名。按照孔子的说法,三年无改之言,所以乾隆初期没有为他的叔叔们开恩,如今已过去了很多年,已经是时机了。

他不仅说明了雍正的慈爱之心,也进而说明了自己的仁慈:“朕若不言,后世子孙,亦无敢言者。”直接昭示了他对于扭转这件事的重要性。既成全了自己父亲的遗愿,也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一番仁慈之心,可谓一箭双雕了。

三是,从乾隆对胤禩等人的处理可见未给其平反。

最初,雍正对胤禩、胤禟二人的处理是削除宗籍,更改姓名。而乾隆所谓的对胤禩等人开恩,实际上只是将他们的名字予以恢复,并收入宗室玉牒之中,但并未有恢复其爵位。单就这一点,直接说明了乾隆并未给胤禩等人平反。

乾隆如此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昭示自己,甚至是雍正注重亲情,这当然不排除他自身因为年老而变得仁慈。除此之外,一方面有为给自己的皇子们做兄友弟恭的榜样之可能。

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的性格所致,当时的乾隆对于自己执政的业绩已经十分满意了,而对胤禩等人的开恩,免除其被削宗籍的处罚,更展示了自己的仁爱,为他在位期间赢得好名声而锦上添花。他处处仿效康熙,这一行为,自然不排除慰藉康熙在天之灵的可能。

所以说,历史上的乾隆并非真是要否定自己的老子,也并没有想着给老八、老九平反。胤禩等人之所以被恢复了身份与名誉,不过是沾了多尔衮等人的光。整件事情虽然看起来像是平反,但实则是乾隆皇帝的一场“作秀”罢了。

参考资料:《清实录》《清史稿》等

#清朝#乾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