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布政使司衔是什么官 布政使都指挥司等三司

2020-07-23知识12

布政使和按察使哪个大 布政使在官阶等级上要比按察使大。布政使为从二品,按察使为正三品。一般省里设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第三个负责指挥军事,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很少。布政使司是现在一个什么样的官职,我有一款由布政使司送的匾;上面写着【执政为民】现在市场上能买到什么价 布政使司,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机关。明朝时,承宣布政使司为国家一级行政区,是承宣布政使的辖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负责一级行政区的民事事务。清朝的制台,藩台,道台,臬台分别是什么官 1、制台就是2113总督,又称总制,明5261代始设。总督侧重于管军事,因此称“4102制军”,也1653叫“制台”。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位在巡抚之上,管辖一省或二三省,总督与巡抚合称督抚。总督职掌综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为一方面军民最高长官,世称封疆大吏。2、藩台就是布政使,其职责相当于如今的省长兼管民政和财务,好象古时候的一方之伯,因此称“方伯”,他也好像天子的屏藩,因此又称“藩台”。当巡抚和总督成为固定职务后,布政使的地位就降低了,成为巡抚和总督的僚属。3、道台就是各道的官员,司之下设“道”,如粮道、盐茶道、兵备道等等。清朝的官员分九品,总督为一品,巡抚二品或从一品,司三品或从二品,道四品,道的地位恰是处在承上启下的一级。道又称“道台”,因相当于宋时的观察使,所以也称“观察”。4、臬台就是专管司法的按察使,“臬”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法度”,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臬台的地位仅在藩台之下,藩台和臬台合称“二司”。说某省的“三大宪”就是指的抚台、藩台和臬台。扩展资料:清朝时期,南昌有四大衙门,它们代表着南昌乃至江西全省的最高权力。在这四大衙门中,有三个是省级衙门,它们分别是。布政司是什么官 布政司是衙门名2113,全称“承宣布政使司”5261官名叫布政使。明清两4102代才有布政使司这个衙门1653机构,又叫藩司衙门。级别为三品,地方的一种高级官吏。地位仅次于总督和巡抚,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扩展资料:布政使了是朱元璋设计的,用来代替元朝行省制度的机构最高负责人,这也就是布政使最早的由来,但是这个时候的布政使已经没有了元朝行省的负责人参知政事那样的独立处理政事的权利了。布政使最开始的时候的权利就与清朝的巡抚的权利是差不多的,在那个时候也就是地方的最高长官了,但是随着权利的逐渐分化,他的地位也就是一路走低了。后来清朝也就继承了明朝的官制,而巡抚也就成为了各个省份的最高长官了,他可以负责一个省份之内的政事、税收、刑狱和军队的事情,这可以说是是封疆大吏了,而这个时候布政使也就成为了他的下属官职了,受到了巡抚的控制了,而他分管的也就是民生这些省内的政务了。参考资料来源:—承宣布政使司明朝设置三司使是?各有什么作用 1、都指挥使司强化封2113建专制主义中央集5261权,对中央和地方两级统4102治机构作了重大调整。16532、承宣布政使司: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协商财政事宜。3、提刑按察使司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主管为提刑按察使或称为按察使。简称臬台、臬司。明朝设置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展资料:明代地方省级政权机构。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除元代在各省的行中书省之名,以“三司”为省级政权机构。“三司”有布政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下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职掌一省的行政、民政、财政等事。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下有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掌军政,管辖本省卫、所,隶属于五府,听命于兵部。按察使司,长官为按察使,下有副使、佥事等,掌一省司法。“三司”的设置,使地方机关职能趋向专一化,提高了效能。三司之间,互不统属,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参考资料:-明朝三司明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是什么意思? 这是明朝的行政区划。“两京”就是南京与北京,而“十三布政使司”就是明朝的十三个省。曾经明朝有第十四个“布政使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明宣宗放弃越南以后,最终确立了“十三布政使司”。除越南以外,明朝还曾经在中南半岛设立“三宣六尉”,在苏门答腊岛设立巨港宣慰司等。明朝刚开始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洪武九年将行省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与直隶州。后来又分设“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各省的军政司法。后来逐渐被巡抚制度代替。明朝曾经在全国设立了十五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北直隶、南直隶、陕西、山西、浙江、山东、河南、江西、湖广、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与云南。众所周知,最开始明太祖定都南京应天府,以今天的安徽省、江苏省与上海市为“南直隶”。明成祖“靖难之变”夺位后,虽然迁都北京,但是仍旧尊南京为“留都”,保留着一整套的完整行政系统,这也就是明朝的“两京”。除此以外,明朝还有16个都司、5个行都司与两个留守司,16个都司除了有13个与布政使司同名,还有三个是万全、大宁与辽东都司。在安徽凤阳的中都留守司与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东北还有奴儿干都司,青藏有乌斯藏都司与朵甘都司。但是。明代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前者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者为一省司法的主管

#布政使#中国古代史#明朝#按察使#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