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谁是长沙保卫战的最大功臣 长沙之战指挥员

2020-07-23知识6

长沙保卫战的参谋长吴逸志 吴逸志(1896—1961),名福胜,号锡祺,字学行,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晋升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日晋升中将军衔。1939年7月12日,吴逸志升任中将,并在中央训练团将领班及陆军大学受训结业。是年9月,日军为消灭我军第九战区主力并占据长沙,向我赣西北、湘北发动猛烈进犯。薛岳将军和以吴逸志为首的参谋部采用“后退决战”的方针,先在赣北高安、湘北新墙河英勇阻击,后撤退至长沙近郊。10月4日,我军发起攻击,日军力战不支,被迫退回战前阵地。此次会战,中日双方投入兵力共40余万人,中国军队奋勇作战,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狂妄企图,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时任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于10月7日为《新华日报》写的一篇社论《论长沙的胜利》指出:“这是抗战三年来第一个伟大的胜利!第一次长沙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以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第一次攻势,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战前态势的一次战役。获胜后的吴逸志。长沙会战的最高指挥官是谁 薛岳。在长沙会战中薛岳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三战歼敌人数分别为2万、4.15万和5.6万)。虽然中国军队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失利,长沙和衡阳相继失守,但仍给日军造成了伤亡6.8万人的代价。天炉是将兵力在作战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歼。薛岳保长沙,败日军而成名。中国战史出版局还曾专门出版了薛岳撰写的《天炉战》一书。扩展资料:长沙会战的意义1、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2、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3、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中国第九战区召开了大规模的庆祝大会,美国即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随后,美英两国。第四次长沙保卫战谁指挥赢了吗? 第四次长沙会战为中日战争末期的大型战役之一,主要指挥官薛岳,方先觉,杨森、横山勇,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揭开了序幕。这次会战又叫做长衡会战。是指1944年(民国33年)5月至8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豫湘桂战役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长沙、衡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从5月27日到6月19日,中日双方以争夺长沙为目标在湖南北部地区作战。攻击的日军人数约有36万,守势的中国国军约有30万。6月16日,逼进长沙的日军开始向长沙城区猛攻,6月19日中国军队撤退,日本攻陷长沙。长沙保卫战国军战斗序列 长沙会战时的战斗序列2113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5261岳、副令司长官罗卓英、杨森、4102王陵基,参谋长吴逸志,指挥1653下列部队:(1)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代总司令刘膺古指挥:新编第三军杨宏光,辖两个师:第一八三师李文彬(当时王光伦即在该师任营长),新编第十二师张与仁;第二挺进纵队康景濂;该集团军的第五十八军仍在湘北归第二十七集团军指挥。(2)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王陵基、参谋长宋相成指挥:第七十 二军韩全朴,辖两个师;第七十八军夏首勋辖两个师。(3)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王劲修,指挥暂编第五十四师孔荷宠及四五个挺进纵队。(4)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参谋长杨鉴黎指挥:第二十军杨汉域,辖两个师:第一三四师杨干才,第一三三师夏炯;第五十八军孙渡,辖两个师:新编第十师鲁道源,新编第十一师梁得奎;第三十七军沛,辖三个师:罗奇,第一 四○师李棠,第六十师董煜;王翦波挺进纵队、聂聘三挺进纵队、王作楫挺进纵队。以上各部除第二十军外,其余在名义上虽归第二十七集团军指挥,在实际上均是薛岳直接指挥。(5)战区直辖军似为三个: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欧震,辖三个师:第五十九师张德能,第九十师陈侃,第一○二师。长沙保卫战分日军将领是谁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总指挥是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总指挥是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侵华日军战犯,百。

#长沙#抗日战争#日军#长沙会战#吴逸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