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满语是清统治者的母语,为何如今成了濒临死亡的语言?

2020-07-23新闻15

历史上的清王朝曾极盛一时,康乾时期更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局面。然而,作为清朝统治者母语的满文,不仅未能获得推广,反而逐渐衰落,如今甚至成了一种濒临死亡的语言。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局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满语并非女真的传统语言,而是后期仿照蒙语创造的。史书中很少记载女真各部在明代之时是用何种语言交流的,金朝是由女真小字的,但在创造满文之前,女真各部的内部语言交流是否沿袭的这种语言文字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随着努尔哈赤对女真各部及蒙古的统一,为便于诸官兵在文书往来、制定战略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在语言方面达成一致,最初往往使用蒙古语进行交流,作为统一的沟通方式,但不懂蒙语的人同样很多,面对如此情况,1599年,努尔哈赤命令额尔德尼和理事大臣噶盖,仿照蒙古文字,创制满文。

当时噶盖曾上奏说:“蒙古字传习已久,难以更制。”努尔哈赤说:“我国之语,必译蒙古为语读之,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奈何以我国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语为易耶?”在努尔哈赤看来,既然建立了后金国,必定需要有自己文字作为支撑,这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所以毅然摒弃了原来沿用的蒙古文,而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满文。

可以说满文是后金所特有的语言,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有意思的是,随着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懂满语的人却日益减少,究其原因,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满语作为特权语言被过度“保护”。

清朝建立之后,满语便被确立为国语,以作为满洲的特殊标志。清军入关之后,尽管在八旗制度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满蒙汉藏回等皆有之,但就满文而言,仍然是满洲特权才能够使用的文字。

清军入关之后,上自京城,下到诸省州县,清廷实行了满汉隔离政策,也就是说满人和汉人居住区是被隔离的,虽然历经了多年之后,满汉隔离被打破,但满汉隔离仍然是主要的政策。

如此一来,满人就只能彼此之间使用满语交流,汉人一是没有接触满人的机会,即使有机会与满人交流,或因仇恨情绪,或因地位卑微,被限制学习满文。

在日常的公文往来过程中,以奏折为例,分为满文和汉文,满文奏折主要记录的便是朝廷的重大决策和要事,这些都是不能令汉人了解的事情。换句话说,满语成为了一种保密的工具,将汉人官员排除在了决策层之外。

满语如此被保护起来,以至于没有办法扩大,汉人也没有什么机会学习满文,所以满文一开始便是有局限的。

其二,满人汉化现象严重。

如果说第一个原因是从满语使用范围的角度出发的,那么这一方面便是两个文化交锋过程中,汉文化的绝对胜利。

翻阅历朝历代的史实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的古代王朝一般为统一王朝,一般为分裂王朝。所谓的分裂王朝便是指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民族政权对立,当然也有元和清这样的统一少数民族王朝。这些朝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汉化过的王朝比非汉化过的王朝维持的时间长。

如果深入思考便可以了解到,这实际上是一个游牧文明(渔猎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较量。农耕文明是固定的,游牧文明是迁徙变化的。但凡一个政权若想维持自身在农耕地区的优势,势必是要学习与之相符合的农耕文明。如此一来汉文化也便随之将其感染甚至吞噬。

清朝同样如此。清统治者十分重视满洲文化,国语骑射,但随着满汉隔离被打破,面对汉文化的强烈冲击力,又不得不面对被汉化的现实。至雍正朝之时,便出现了一部分满官被汉化。

至乾隆朝之时,这种情况已经十分普遍,满洲人的汉语水平达到了可以与汉人诗歌唱和的地步。而他们却逐渐忘却了原来母语的满语,以至于在考核之时,往往因不会说满语而被罚俸禄,官员降级。所以说满语的也便逐渐减少了。

其三,满语自身的问题。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我们不得不再次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是满语自身的问题。它是在蒙语的基础上创制的,而且时间较短,尚没有发展成熟。而且很多满语也因不能表达生活中的很多物体,致使大量的满语是从汉语当中音译过来的。这便是它的缺陷所在。

可以说,汉语能够表达出的很美丽的东西,甚至是很日常的东西,满语很多是无法达到要求的,这样一来,进入花花世界的满洲人,面对如此多的新鲜事物,无疑会对汉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满语的不成熟性,以及它的不断完善性,甚至可以说是试用特点,导致了人们逐渐将他抛弃。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