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异族还是正统?从李存勖平定叔乱来看,沙陀与唐室的最后一次融合

2020-07-23新闻13

引言:

后梁开平二年,河东方面仍以天佑五年为号,以示唐嗣未绝,元日甫过,晋阳城之内却没有丝毫喜庆之意,晋王李克用的黯然离世,使得整个河东军府陷入了一片哀恸之中,新王李存勖虽然按照先王遗志继承了王位,然而一股不易觉察的暗流,此刻却正在河东军府之内潜流暗行,伺机准备给这个脆弱的军府一次最致命的打击。

李存勖河东府的新王

而这股潜流的策划者,竟是不久前还竭力宣称要辅佐新王的李存勖叔父——李克宁,时任管内蕃汉马步都知兵马使,也是此时河东军府军权的实际控制人。

在权力面前,父子相残尚且难免,更何况叔侄,然而河东军府的这次内乱,却不仅仅只是因为权力的诱惑这么简单,其背后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来看一看在这场血腥事变的帷幕之后,到底隐匿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河东军府的危机:

一、 潞州危在旦夕,河东未来局面堪忧

晋王李克用临终前一定是满怀忧虑的,因为此刻整个河东府正处在巨大的军事危机之中,河东的屏藩重镇——潞州城,此时已经被后梁军队围困将近一年了。

尽管河东派出的援军与后梁军队激战不已,却始终难以击退围困潞州的梁军,而城内的晋军现下是个什么情况,军府却对此一无所知。

晋王谓存勖曰:“嗣昭厄于重围,吾不及见矣。俟葬毕,汝与德威辈速竭力救之!”——《资治通鉴》

晋王李克用临终前对李存勖始终念叨不已的就是这个潞州城,因为此地乃河东的屏藩重镇,潞州一旦失守,河东便不得不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战争的阴霾笼罩在所有晋阳城人们的心头之上,后梁军队的凶猛、狠厉他们都是见过的,晋阳城也曾见证过,而且那次后梁军队留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辛酉,汴军围晋阳,营于晋祠,攻其西门。……克用昼夜乘城,不得寝食。召诸将议保云州。——《资治通鉴》 于是班退。天复中,周德威为汴军所败,三军溃散,汴军乘我,晋王危惧,与李存信议,欲出保云州。——《旧五代史》

天复年间,潞州城陷落之后,河东就陷入了步步维艰的局面,后梁军的部队甚至一度围攻到晋阳城下,当年李克用等人差点选择弃城逃亡,若非天气等原因,后梁军队被迫撤离,当年的河东军府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

现下,潞州城被后梁军重重围困,而河东派去的援军却始终不能打开一个明朗的局面,潞州城失陷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悲观的情绪笼罩在河东军府人众的心头之上,黯淡的前途,使得军府之内开始人心思动。

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之下,河东军府内的高层们也开始思索着未来的前途,包括嗣主李存勖和其叔父李克宁,然而两人的思路却并不在一个方向之上,反而有点南辕北辙的意味。

二、 沙陀贵族还是唐朝宗室?李存勖和李克宁的分歧

李克用死后,河东军方第一号人物便是李克用得三弟李克宁,李克宁不仅是嗣主李存勖的亲叔父,其本身的军事资历、部族威望也非他人可比。

初从起云中……后从达靼入关,逐黄寇。凡征行无不卫从,于昆弟之间,最推仁孝,小心恭谨,武皇尤友爱之。——《旧五代史》

从李克用云中起事,到逃亡鞑靼部落,再到河东府的崛起和衰落,几经起伏,李克宁从未离开其兄,作为李克用的最信任的人,其也是如今沙陀部族最为崇敬的首领。

作为李克用的族弟,他曾经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兄长,支持着其争夺天下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也是沙陀人的希望,然而如今唐朝都灭亡了,附近的藩镇,除了东面的刘仁恭外,就只剩下自己还在苦苦支撑,为的就是坚持那个虚无的唐庭宗室的名头,犯得着为这个自取灭亡吗?沙族陀的命运就这样要走到尽头吗?

李克宁不甘心,他想让部族继续发展下去,好好活下去。

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旧五代史》

而李存勖却不是这么认为,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在梁晋争霸之时,我们很少能够看到李存勖的身影,因为他一直都留在晋阳城内学习,相比李克用的那些驰骋沙场的义子们,李存勖一直被当做嗣主培养,从小学的也都是君臣大义,在他的眼里自己可不算是沙陀人,他是大唐的皇室成员,宗室分支的子弟。

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旧五代史》

沙陀人从李存勖的爷爷那一辈就因为战功赐封宗室分支,这个名分成为了李克用一族最为珍惜和看重的东西,在李存勖这一辈看来,自己就是大唐的人,与灭唐的朱温逆贼势不两立,根本没有和解的可能,双方只有你死我活,没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

这个侄儿呀,咱爷儿们谈不拢啊,李克宁很郁闷,但他很快就有了办法,因为这个河东府,如今还是自己说了算的,自己有实权。

三、 幼主还是叔父?君权与军权的失衡

天祐初,授内外都制置、管内蕃汉都知兵马使、检校太保,充振武节度使,凡军政皆决于克宁。——《旧五代史》

李克宁掌握着河东军府的实权,这让李存勖感到很尴尬,自己当上了晋王,然而军府之内的事情自己却说了不算,那些军将们听从的还是叔父的命令,而并非自己这个名义上的晋王,提线木偶的生活让李存勖过得很郁闷,也很压抑。

最让李存勖感到无力的是,河东军府之内,支持自己叔父即位的,竟然还不在少数。

克宁久总兵柄,有次立之势,时上党围未解,军中以存勖年少,多窃议者,人情汹汹。存勖惧,以位让克宁。——《资治通鉴》 衣服礼秩如嫡者六七辈,比之嗣王,年齿又长,各有部曲,朝夕聚谋,皆欲为乱。——《旧五代史》

因为河东军大多数人是沙陀部族,作为游牧民族,父死子继虽然理所应当,但兄死弟承也是一个非常合理、常见的现象,虽然沙陀上层汉化已久,但如今这个敏感时期,主少国疑,他人借题发挥,倒也能说得过去。

李克宁此刻的态度很暧昧,嘴上一副坚定支持侄儿的说辞,动作上却没有太多表现,如果他真的没有想法的话,那些蠢蠢欲动的义子自然也不敢将对李存勖的不满表现出来,在这个实权在握的“忠臣”叔父面前,谁还敢去找死蹦达蹦达。

在这种情况下,李存勖进行了一次试探,虽然最终李克宁的答复很官方,但双方都开始了心怀顾忌,一场暗斗即将开始。

帝以军府事让季父,曰:“兒年幼稚,未通庶政,虽承遗命,恐未能弹压。季父勋德俱高,众情推伏,且请制置军府,俟兒有立,听季父处分。”——《旧五代史》

能让李存勖说出这样“客套”的话,可以看出当时的军府局势已经日渐激化,而李克宁此刻在想什么呢,造反吗?

不,军权在自己手中,造不造反又有什么区别呢,此刻,他在想和后梁进行谈判。

李克宁的计划

后梁执意灭晋,不过是因为晋军打着坚持大唐正统旗号罢了,然而在李克宁等人看来,如今这个虚名给沙陀带来了灭顶灾难,再继续坚持唐室正统,已经是个不切实际的选项了,现下能不能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呢?

比如说投降。

既然打定了主意,那接下来该怎么运作呢?

李克宁的策划,分三步走:

其实史书上对李克宁的行动记载的虽然简单,但很清楚,步骤相当明了:

一、与后梁停战。

晋王疽发于首,病笃,周德威等退屯乱柳。——《资治通鉴》

在李克用病重期间,能命令周德威的援军退兵至乱柳待命的只有李克宁,而放弃救援潞州,为的就是自己与后梁留出谈判余地。

二、分裂河东,准备退回沙陀最初势力区域

请授己云州节度使,割蔚、朔、应三州为属郡,帝悉俞允,然知其阴祸有日矣。——《旧五代史》

李克宁要领军撤回北面之地,要知道李克用当初率领部众起事之地便是云州,蔚、朔三州,三州地处塞外与河东交接之地,与塞外部族交通便利,地靠沙陀人东归大唐后一直生存繁衍之地。

李克用他们最初的理想也就是占有这几个地方,只是时事变幻,唐廷历经黄巢之乱后,才最终使得沙陀人能够入主河东之地,李克宁此时的想法就是,时局不利,能够全身而退,回到最初之地,保全沙陀部族实力,也还不赖。

三、 准备谈判的条件,用嫂、侄作礼

敬镕告贞简太后曰:“存颢与管内太保阴图叛乱,俟嗣王过其第即擒之,并太后子母,欲送于汴州。窃发有日矣。”——《旧五代史》

李克宁派人积极与后梁联络,并准备用李存勖和曹太后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沙陀与后梁的和平,虽然在世人看来,这家伙不地道,坑自己的嫂子和侄子。

但李克宁觉得自己做的没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自己兄长的老婆、儿子那么多,损失一个儿子,换来所有人的生存,还是值得的。

但他忘了,李存勖毕竟也是有选择权的,他的选择就是活着,为此他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也是他现下唯一能够依靠的了。

这个人就是张承业,一个宦官。

大唐最后的记忆,铭刻在一个宦官身上

作为大唐河东军监军,从正统的角度来说,即便是李克用在的时候,深抓思想建设的监军也应该是河东的一哥。

但现下令人尴尬的是,他的上级组织——唐朝朝廷,已经灭亡了,因此其的身份现在很尴尬,在沙陀人主导的军府之内,倘若一旦大家失去了唐室正统的理念,自己也就立刻失去了立足之地。

因此当李存勖找到自己的时候,张承业压根就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答应了这个年青人,咱们这次一定要干把大的,干掉你叔叔。

承业曰:“臣受命先王,言犹在耳。存颢辈欲以太原降贼,王欲何路求生?不即诛除,亡无日矣。”——《旧五代史》

张承业选择无条件支持李存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张承业看来李存勖的这个王位是大唐宗室所赐,其先人因功列入唐廷宗册,成为大唐皇室的分支,是大唐的皇族,父死子继,是正常的流程,你来个兄终弟继,算哪门子事情?这不就是典型的乱臣贼子吗?必须灭了!

张承业此番不仅仅是支持李存勖寻求生路,也是支持河东军府继续坚持唐室不绝的理念,这里是大唐的军府,不是沙陀的军府,你李克宁想撂担子不干了,哪儿那么容易!

杀叔上位,思想的最终融合

乃召李存璋、吴琪及假子李存敬、吴璋及假子李存敬、长直军使朱守殷,使阴为之备。壬戌,置酒会诸将于府舍,伏甲执克宁、存颢于座。晋王流涕数之曰:“儿向以军府让叔父,叔父不取。今事已定,奈何复为此谋,忍以吾母子遗仇仇乎!”克宁曰:“此皆谗人交构,夫复何言!”是日,杀克宁及存颢。——《资治通鉴》

和历史上的老套路一样,主角们摆下鸿门宴,专等无心人。在张承业等人的帮助下,亲近王室的将领大臣们最终设了一个局,将李克宁等人一举擒拿下来,史书上虽然寥寥数笔,记载很简单,但其过程一定很精彩。

这场叔侄之争,最终以叔父献上头颅,侄儿踏着叔父的鲜血上位,落下了帷幕, 在李存勖下令斩杀叔父的之时,他也将自己沙陀人的身份进行了一次彻底辨析,将自己的沙陀身份与唐宗亲进行了最后一次融合,从此再没有沙陀李姓,而只有宗亲李氏。

自此,他身上不再有朱邪氏沙陀的烙印,他是大唐李姓的晋王,是大唐王室分支的正统之一,在唐廷灭亡、皇室子孙被屠灭几尽的情况下,谁还能够比自己更有资格来承接天运?

因此,自己接下来必须坚持和后梁死磕!

五月辛未朔,晨雾晦暝,帝率亲军伏三垂岗下。诘旦,天复昏雾,进军直抵夹城。时李嗣源总帐下亲军攻东北隅;李存璋、王霸率丁夫烧寨,劚夹城为二道;周德威、李存审各分道进攻,军士鼓噪,三道齐进。李嗣源坏夹城东北隅,率先掩击,梁军大恐,南向而奔,投戈委甲,噎塞行路,斩万余级,获其将副招讨使符道昭洎大将三百人,刍粟百万。梁招讨使康怀英得百余骑,出天井关而遁。 梁祖闻其败也,既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旧五代史》

结论:河东军府的内乱,从表面看上去是军府内叔侄权力之争,其实深层次是沙陀贵族势力思想与李姓王族思想的激烈冲突,通过这次血腥的镇压,李存勖为首的沙陀统治者们,彻底将自身的认同感,融入到了唐室宗亲之中,自此沙陀汉化彻底完成,而之后的后唐之所以被世人视为正统,也多源于其自身的融合努力。

#五代十国#隋唐#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