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相信大家对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女子”都不陌生。关于武则天的影视剧在早些年曾陆续上映,对其人物形象的叙述演绎也是千差万别。
武则天拥有哪吒式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气。她一介女辈,硬是在男子博弈的天地中杀出一条血路,接过象征男子权力的桂冠,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位,历史上也因而多了一抹别样柔性的风采。她的人生履历和大无畏的勇气在如今都是少有,更不要说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了。
武则天从一个普通的女子成为唐太宗的才人,继而成为唐高宗的皇后,再成为“大周”的皇帝,先后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将近半个世纪,晚年,武则天却又归政于唐,放弃了“大周”的国号。这样一位复杂的人物,却对人生没有更多的话语,仅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细细书写她的历史。
或许也正是如此,一千二百多年以来,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是非功过一直是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时至今日,仍是议论纷纭,毁誉不一。
相信,这众多的骂声中,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骂的最酣畅淋漓,最有水平。其在《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 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 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骆宾王的话归根到底,在说她“秽乱春宫”的淫荡,“掩袖工谗”的奸诈,“包藏祸心”的两面三刀,“窃窥大唐政权”的贪得无厌。当然,对武则天的贬低除同时代之外,尤其以南宋理学家以及所谓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的卫道士指责最甚。
其中大家熟悉的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对武则天的不满不多说,我们来说说其他文人,当时的胡致堂罗列出武则天的九大罪状,指责其以才人蛊惑太子,杀死皇后,废除中宗而夺位,自立为帝,废高宗庙等;就连一代大儒王船山也斥责武周政权为“伪周”,说武氏之恶比韦氏更多矣。
如果,我们看到这些,在我们心中或许自此会构造出一个丑陋的女人形象,自此认定武则天是反面素材。
但其实在一些人眼中,事实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势。有史料记载,武则天改唐为周后,王公百官、四夷酋长、远近百姓都把武则天视为顺天应人的明君,甚至在洛阳树立巨大的“天枢”,以歌颂武则天的功德。
而宋太祖赵匡胤在对历代君主的治乱得失进行过研究时,在谈到武则天时对其充满了敬佩,他称赞武则天凭借女流身份,却能开创“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盛世,实在令人钦佩啊。
当然,近现代也有人人也对武则天进行过评价,并且给了她极高的称赞。比如在“五四”时期,一些知识分子以武则天为例去呼吁中国的近代妇女解放运动。
不过尽管也是有好评,但由于儒家学者对思想的宣扬程度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有影响力的,他们否定武则天,自然代表着主流也否定武则天,这导致世人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始终是弊大于利。
直到国宝——武则天除罪金简的出现,我们发现了这位女皇给自己人生评价和忏悔,其中再次展现的少有的柔性,让我们对其有了新的认识。
武则天除罪金简的出土是在1982年。这个国宝的出土不是考古学家们的杰作,而是一位运气极佳农民意外所得。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国宝的前生今世:
武则天一生与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曾有过一段夫妻生活。与李治更是缠缠绵绵,你侬我侬。
武则天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在此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感情多么融洽。这在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唐高宗身上,实属难得。
唐高宗自幼体弱多病,身体难以承担超额的国家政务,儿子又不争气。所以生病期间,国家大事均交由自己的皇后,却不想滋长了皇后的政治野心。公元683年,李治中年英逝,他留下遗诏称:“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这种信任与汉武帝“去母留子”相比,可谓是帝后恩爱的佳话了。
可在武则天凭借遗诏积蓄势力后,公元690年,竟是废皇帝而自立,改大唐为大周。
十年统治期间,武则天任用酷吏,大肆屠杀唐宗室。但所幸,大唐的江山还是让其治理的不错。不过,我们这位高高在上的则天皇帝却频频从恶梦中惊醒——曾经恩爱的丈夫李治指责其废唐自立,自己在黄泉之下无法面对列祖列宗,无数唐宗室的冤魂在向其索命。
本事一个荒诞不经的梦,但此时武则天已经80岁,人老容易迷信。更何况则天皇帝本身笃信佛教,对佛教“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因果报应之说十分相信。
在久视元年(700年)7月7日,也就是今天的情人依偎、互诉衷肠的日子,武则天在金片上写下了个人的忏悔录,遣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到嵩山以求除罪消灾和期望得到丈夫的原谅。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上面只有短短的62个字,以求来生安稳,这是一个女人晚年的忏悔。
武则天选择嵩山投掷金简并不是偶然,嵩山有其与丈夫李治走过的痕迹。在这里,李治将权力交给了她。泰山封禅,国家一年一度的大典,向来都是男人的天地。但是李治却打破只有皇帝封禅祭天的惯例,让武则天率嫔妃宫人“亚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帝后同祭,李治是想告诉大家武则天的权力也已经得到上天的许诺。
而在嵩山投下自己的“罪己诏”,是一代女皇晚年对自己执政以来辜负丈夫信任,大肆杀害功臣的忏悔,也表达归回权力于天神,及归回权力于大唐的希望。
时代在走,文物仍存,揭秘女皇心。
所谓“大山深处有宝藏”吗,有一个兄弟,真的发现了宝藏。那人就是河南省登封县唐庄乡一位农民,也是幸运儿的屈西怀。
1982年5月,他奉上级命令在嵩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一带植树造林。收工之后,屈西怀看着天色还早,就相约伙伴们一起在山上玩游戏。
山上除鸟叫声悦耳,石头撞击的声音更加清脆好听。这位老兄就地取材,以滚石头来打发时间,听取石头与山体碰撞后发出交响乐。当屈西怀将一块大石头翘起时,突然发现石缝中夹着一个长方形的“纸板”。他拿起“纸片”,顺势在胳膊上一擦,“纸片”上的尘土纷纷洒落,这并不是纸质的东西,却很像一种金属——铜片,上面有字,但在场各位都是农民,义务教育还未普及,文化不够,不识字啊,只能拿回去给村里的老秀才们看看。
这一看,不得了了啊,竟然是黄金,而且还是文物。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屈兄弟获得文物的消息迅速扩散,各路文物贩子纷纷造访,以重金引诱,但这位没读过多少书对这些不易之财却丝毫不心动,坚决将文物上交给国家。国家对于这种人,也是大力宣传和弘扬,并给了1500元作为奖励,自此这位老兄出名了。
但这位宝物的主人是谁呢?河南博物院的专家全方位鉴定,终于锁定目标人物,原来这是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检讨书啊!而且武则天更是独树一帜,别人都是铜简、木简之类的,它却是金简,更不要说它是武则天给后人留下的为数罕见的文物了。今人如果需要研究唐代社会风貌,更想一探女皇武则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件文物就是不能绕过的话题,历史意义非凡啊。
这也难怪,武则天除罪金简一经问世,就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在今天仍然在书写着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