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手底下的大将都有谁? 伯承元帅手底下的大将有:陈赓、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杨勇。1、陈赓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赓被调任为了八路军386旅旅长。自此,他就开始遵照刘伯承的指令率部战斗。1937年10月25日,陈赓特意向刘伯承师长请教作战的方法。刘伯承见陈赓如此虚心好学,便将自己的全部经验都传授给了他,这让陈赓的指挥作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中国成立后,陈赓成了中央特科重要的领导人之一,还被授予了大将军衔。2、陈锡联1929年,陈锡联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他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后,他就跟着刘伯承一起作战。身为刘伯承的部下,陈锡联没少受刘伯承的鼓舞与指点,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他的身影。1955年,陈锡联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之后,他还出任了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常委等。陈锡联曾在公开场合感谢刘伯承,说:“谢谢老首长,如果没有老首长对我的指点和提拔,可能我根本到不了今天这地步。3、陈再道陈再道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成为刘伯承部下的。此后,他先后历任第4军11师32团3营营长,红11师第31团团长、师长,红4军副军长、军长,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员,冀南军区司令员等职。新。
久经考验再眼前,三步一回头不舍 是什么生肖 鼠,头不舍第一名
三碗不过岗是哪种酒? 是酒家自己酿的,有原文为证。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廖姓的历史名人 1、廖汉生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2006年10月05日),土家族,湖南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6435省桑植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廖汉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沈阳军区原第一政治委员。2006年10月5日6时30分,廖汉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2、廖永安廖永安(1320年—1366年),字彦敬,巢(今安徽巢湖)人,元末巢湖水军将领,朱元璋麾下早期将领,郧国公。庆国公廖永忠之兄。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率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此后屡立战功。至正十七年(1357年),随徐达收复宜兴,深入太湖时为吴将吕珍所败,被俘。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在囚牢中逝世,死后,朱元璋为之痛哭,并亲自写文祭奠,配祭功臣庙。3、廖永忠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
四野十虎将是谁?有他们的简历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7613236一。其麾下战将如云,在开国1600多位将军中,原属四野的有519人,其中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8人,中将57人,少将439人。而其中的十大虎将更是彪柄千古:宁折不弯的军人—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游击队党代表,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党代表、团长,第二路游击队司令,红三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黄克诚在军队中长期做政治工作,基本要诀就是自身的模范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人理书记,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
有没有姓肖的,很有名的人物啊 在古代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4323563,肖姓极为罕见,历代史书都很少见到,甚至连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见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万姓通谱》中,才首次出现了“肖”姓,载汉代有肖安国、肖绍;明时有肖靖者,宣德时举解元等等。在廿四史中,也惟有《辽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数民族。至于“肖”姓的起源,无从查考。网友炎黄传人提供的一则资料很有价值。陈剑在《战国金文两篇》中提到,“‘(梁惠王)廿七年大梁司寇鼎’,刻铭一行20字:‘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肖(赵)亡(无)智金寸(铸),为量容半。下官。作为国名、姓氏的‘赵’,在古文字材料中大多就写作‘肖’(赵本从肖得声。另外,也有人猜测,部分“肖”氏是来自原本姓“萧”,但后来因犯罪被贬姓的家族。这也很有可能。中国古代有褫夺原有姓氏,贬改他姓以惩罚罪人的作法,萧氏自身就不乏这方面的例子。一个是南梁萧纪,他在与萧绎争位败亡后,萧绎以为他不配再用“萧”这个高贵的姓氏,因此“赐姓饕餮氏”(《梁书》)。另一个是南齐萧子响,因叛乱被杀,“赐为蛸氏”(《南齐书》)。萧、肖两姓后来混用,主要是因为近代的汉字简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