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王羲之与乘龙快婿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

2020-07-23知识10

两个问题:为什么女婿叫东床和乘龙快婿? 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著名大书法家袒腹(也作坦腹)东床的传说。相传晋朝时,太傅郗鉴的爱女郗璇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妙龄待嫁。郗太傅听说丞相王导的几个儿子。王羲之生平简介 王羲之(303-361,另说303-379、307-365、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东床快婿、成龙快婿中“快”字何解? 东晋时,王家和谢家都是大的家族,社会地位高,时人称他们为“王谢”。我们看羊土谔的诗:“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就可相像出来,王、谢家的地位是多么。乘龙快婿的意思是什么? 乘龙快婿释义:称意的女婿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现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乘龙快婿读音:chéng lóng kuài xù。乘龙快婿出处:北齐-魏收《魏书·刘昞传》:弄玉欲辞其父,萧史不可,曰:“既为神仙,当脱然无虑,岂容于眷属生系恋耶?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今人称佳婿为“乘龙”,正谓此也。乘龙快婿出处释义:有一天,弄玉带著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便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扩展资料乘龙快婿近义词:东床坦腹。东床坦腹读音:dōng chuáng tǎn fù。东床坦腹释义:指女婿。东床坦腹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逸少,因嫁女与焉。东床坦腹出处释义:郗太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派一个门客拿着自己给王丞相的亲笔书信到王府去选婿。王丞相见过信后对这个门客说:“你到东厢房去任意挑选吧!门客到东厢房看过之后,赶回郄府,对太傅说:“王。解释 东床快婿、乘龙快婿 这两个成语。有何异同? 东床快婿东晋时期,郗鉴武将奉旨平叛,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王导,就数他这武官太尉了。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这“东床快婿”王羲之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再说郗鉴晚年病重时嘱咐家人道。乘龙快婿什么意思?乘呢?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东晋时,王家和谢家都是大的家族,社会地位高,时人称他们为“王谢”。。为什么形容女婿很优秀要叫做“东床快婿”或“乘龙快婿”? 东床快婿和乘龙快婿分别指的是两个人物。乘龙快婿,指的是北魏五凉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史学家刘昞,少年时期,投拜到著名学者郭瑀的门下学习儒家经书,因品行端雅,学业优异,深受郭瑀的赏识,并成为郭瑀的女婿。据《魏书:刘昞传》\"…昞遂奋衣来坐,神志肃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瑀遂以女妻之。这里只是指的“快婿。而典故则出自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一爱女,起名:弄玉。到及笄之年时,梦中见到一俊美男子,秦穆公依照其梦境往寻太华山,果见一俊男,自称名曰:萧史,乃天上神仙。秦穆公将女弄玉妻之。后夫妻二人乘凤乘龙,翩翩而去。因其已吹上了天,并无可信。倒不如\"东床快婿\",更令人信服。东床快婿,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其成年之后,因为正直刚强,书法又好,尤其擅长草字草长书,以至古往今来,草书唯其写得最好。世人评论,说他的字,飘逸就如浮游的彩云,矫健就象受惊的苍龙。其时,有太尉郗鉴请人到王家为女儿招一女婿。王羲之的伯父王导让这个媒人自到家中东厢房,从王家所有的年青人中去挑选。媒人看过后,回去对郗鉴汇报:说是王家的青年子弟都很杰出,不过听说媒人来选婿,都很拘谨。只有一位,在东边的床上躺着,袒露着肚皮在吃东西,好象。东床快婿为什么选择王羲之作为他的女婿。? 这个故事发生在晋代,《晋书》上这样写着,晋代有两个世家大族,一个是谢家,一个是王家,就是王导和谢安。王谢家族就是刘禹锡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提到的两大家族。王家在东晋时代非常有名,而且他的子弟都非常出色,他的领头人是叫王导,是一个高官。当时朝廷上有一个太尉叫郗鉴,他希望给自己的女儿招一名乘龙快婿。他听说王家的子弟都非常优秀,所以他派了一个门生去找王导讲明此意。王导同意了,并邀请他到东厢房去看,王家的子弟,包括儿子、侄子等都在那。门生逐个观察以后,就回去向太师禀报。他说,王家的子弟看上去个个是青年才俊,藏龙卧虎,但是他们一听,我们是要来招女婿以后,态度就显得非常矜持,不自然。但是唯有在东厢房的东床上面有一个青年人,他躺着,袒腹而食,就是露着肚子在吃东西,独若不闻,根本不把这个消息当成一回事。太尉一听到这里,马上脱口而出,可以了,此人真是佳婿。第二天,他再去派人去打听这个青年人是何许人也,原来此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人称他的书法是古今之冠,描绘他的书法是飘如浮云,矫如惊龙。这个故事说明一点,一个人主要是在于内在的才华,而不在于外表。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62363061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王羲之(303-361,另说303-379、307-365、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乘龙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345-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临川市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乘龙快婿什么意思? 东晋时,王家和谢家都是大的家族,社会地位高,时人称他们为“王谢”。我们看羊土谔的诗:“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就可相像出来,王、谢家的地位是多么崇高了。正因为王谢是大家,当时的太尉郗鉴,就想在王家挑选女婿。郗鉴这个女儿,才貌双全,郗鉴爱如掌上明珠。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得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王家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鉴报告:“王家的少爷个个都好,只是他们听到了相公要挑选女婿的消息以后,个个都打扮得齐齐整整,装模作样的循规蹈距;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于是马上派人再去打听,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鉴。

#书法#王羲之#东晋#东床#太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