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何出处,谢谢! 一、五蕴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836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ru^pa-skandha),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vedana^-skandha),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sam。jn~a^-skandha),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sam。ska^ra-skandha),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vijn~a^na-skandha),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
“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是什么意思? 五蕴五蕴分别是色2113蕴、5261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4102色蕴是属物质性的1653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六根【六根】《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六尘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一.色: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二.声:谓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三.香:谓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四.味:谓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五.触:谓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
在线佛教词典怎么解答“蕴处界” 《佛学大词典》: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阴入界,或作阴界入。通称为三科。为诸法分类之名目。有关于三科之由来,据俱舍论卷一载,系为有情之愚、根、乐等而分别说蕴处界三科。愚,或愚于心所、色法,或愚于色心二法,为愚于心所者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说十二处,为愚于色心二法者说十八界;根有利根、中根、钝根,为利根说五蕴,为中根说十二处,为钝根说十八界;有情之乐欲亦有略、中、广三种,为欲略说者说五蕴、为欲中说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说者说十八界。
祖言: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佛言: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楼主是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