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已知某地块的实地面积是1平方公里,求该地块在1:2.5万图幅中的面积 1比25000标准图幅面积

2020-07-23知识4

基本图是什么? (base map)(丁介南)计算林地面积、编绘林相图和其他林业专业用图的基础图面资料。是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图面成果。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叫分区图。基本图的内容,包括各级行政界线、道路、居民点、山系、水系、独立地物、测量控制点等一般地图要素和森林经理调查时划分的各级森林区划界线(林业局、林场、林班界等),地类界及其相应的名称、编号、面积和森林专业符号注记等。基本图以林场为单位绘制,比例尺根据森林经理等级确定:Ⅰ级1∶5000;Ⅱ级1∶10000;Ⅲ级1∶25000。基本图是森林经理工作的基础材料之一,为了使用方便和有利于保存,常采用规格为60×60平方厘米的优质图纸绘制;当林场面积较大,依成图比例尺缩绘超过一个图幅时,按整形林班进行分幅;若以国家测绘部门出版的地形图为底图,也可按国际分幅规格进行分幅。基本图的测绘测绘基本图,应充分利用调查地区已有的测绘资料,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进行:①利用地形图和航片测绘基本图:调查地区若有符合要求的地形图又有据以测绘地形图的航空象片时,应先通过象片判读把各级森林区划界线和有关碎部地物等专业要素,在航空象片上勾绘出来,然后根据地形图和航片上相应地物标,把航片上勾绘出来的。你们说1比25000大还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大 从比例尺大小看,后者大,表达得也更详细。从描述的区域范围看,前者大,但表达简略。请问1:25000的地形图一幅是多少面积?这么换算的 表示的是图上的1CM是实际的25000CM,换算后为250M.比如:图上测量的两点的距离是5CM,那么实际中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50M测绘的分类各适用于什么项目? 一.大地测量确定地面点位、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内容包括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卫星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计算等。大地测量学属于空间地理信息科学,是对物体的信息的描述,具体体现在3W(what何物、where何地、when何时)上,广义上讲大地测量学就是描述物体空间信息的科学。用于解决大地测量学学科问题和在广大地区内为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所进行的精密测量。测量时,通常应顾及地球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因素。它是建立国家和区域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手段,也是地形测量和其他各种工程测量的基础工作,并为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和大小、空间目标坐标和方位,以及地壳变形等提供资料。其平面控制网,一般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和空间大地测量建立,并配合天文测量和重力测量,通常将观测结果归算到地球椭球面上,计算各点的大地坐标,最后通过地图投影换算为平面直角坐标,作为平面基本控制;高程控制网,一般用水准测量建立,以测定各点的正常高,作为高程的基本控制。二.摄影测量与遥感 学科隶属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范畴,它是利用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及环境、其他目标或过程获取。mapgis中北京54的6度带大地坐标系,如何换算为比例尺1/2.5万的直角数学坐标系 根据你提供的数据看,你的图件是经过标准图框校正过的,实际坐标的单位应该是米,而图上坐标的单位是毫米,其对应关系就是图上1毫米等于实际25米,就是图上1毫米*25000=25000毫米=25米(实际坐标值).了解更多,可参考下面网友中的视频教程:在MAPGIS状态栏显示实际坐标值(鼠马象鸡原创mapgis视频教程A012)在1:2.5万的地图上量的某地区面积为18平方厘米,实地面积为多少平方千米? 1:25000=18:xx=25000x18平方厘米;单位转化。实地面积为25000x18÷10的10次方 平方千米你们说1比25000大还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大 从比例尺大小看,后者大,表达得也更详细。从描述的区域范围看,前者大,但表达简略。8÷1/25000=8×25000=200000厘米=2000米 前者比较大已知某地块的实地面积是1平方公里,求该地块在1:2.5万图幅中的面积 图中1cm相当于实际的距离25000cm,即250米,所以,图中1平方厘米相当于实际250×250=62500(平方米)实际面积的1平方公里相当于图中的1000000÷62500=16(平方厘米)比例尺放大N倍,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放大到1倍就是1倍放大一倍就是原来的两倍 你自己想想?放大一倍的意思 在想想放大到?1倍?即?放大到原来的1倍?原来的1倍就是1倍?原来的2倍就是2倍1:25000的地形图一幅是多少面积 你好,1:25000地形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50米,地形图图幅采用50×50厘米大小,所以实地面积是一块12500米×12500米的正方形区域,大约等于10.43平方公里。希望可以帮到你

#比例尺#平方厘米#科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