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果西晋没有酿成五胡乱华的惨剧,后世对它的评价会不会好很多

2020-07-23新闻9

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后来的三国归晋,这中间的三国乱世乱了好多年,作为终结了三国乱世的西晋,理应让后世给予它非常高的评价。然而并没有,后世对西晋的鄙夷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视为中国历史朝代的耻辱,有人还说晋朝是唯一一个不被正史记录的朝代。

这当然是瞎扯了。如果正史没有记录晋朝,后世怎么会知道,三国以后是晋朝,而不是南朝或者隋朝?再说了,后世有晋朝的官修史书,就是《晋书》,这是记录晋朝历史的最权威的资料,也是官修二十四史之一。《晋书》完整记录了西晋和东晋百余年的历史,同时稍带提及了三国末期和南朝宋初期的一些事。所以正史当然记录了晋朝,而且这部《晋书》在史学界非常有名,对后世研究魏晋南北朝具有极高的价值。

扯远了,继续说西晋。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尽管曹魏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曹操和曹丕也有志于天下一统,但奈何受时局所限,一直未能完成统一。一直到曹魏后期,司马家族掌控曹魏以后,权臣司马昭出兵攻灭了蜀汉,开启了三国统一的第一步;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受封晋王,不久死去。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魏立晋,建立了西晋王朝,曹魏灭亡。此时三国只剩东吴了。西晋建立15年后,司马炎派兵征讨东吴,大获全胜,东吴灭亡。分裂了几十年的三国,完全统一了,三国归晋,天下一统。

三国归晋终结了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三国时代,西晋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安宁和希望,这本应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然而西晋却屡屡遭到后世的批评。

后世对西晋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司马家族世受曹魏国恩,理应誓死报效曹魏,他们却谋朝篡位,这是大逆不道;二、司马家族在夺权过程中杀戮太重,从司马懿到司马昭都是杀人如麻,特别是司马昭更有弑君之君;三、西晋后期的五胡乱华不仅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更是中原老百姓的一场噩梦,也是华夏民族的一场沉重灾难。

其实后世对西晋的3点批评,前两个是站不住脚的,主要是因为第三个原因。

世受国恩却谋朝篡位,确实非常让人诟病。但是后世这样的事情,却是屡见不鲜,却没有引来多少批评。唐高祖李渊是隋朝的重臣,他本人还和隋炀帝是表兄弟。李渊能走上历史舞台,也是因为的特殊身份所赐,他毫无疑问是皇亲国戚,隋朝对李渊可不薄啊。李渊在隋朝一直是出任高官要职,他的家族也过着十分舒坦的贵族生活。

然而,李渊是怎么回报隋朝的呢?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特别是瓦岗寨起义,对隋朝的震动非常大,但是时任晋阳留守的李渊,他身为首都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却并没有尽力平叛,而是暗中积蓄实力,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隋炀帝在扬州被孤立以后,李渊不仅没有出兵救援,反而却在太原起兵,公开造反。最后,隋炀帝遇害以后,李渊不仅没有替隋炀帝报仇,反而逼迫隋炀帝的孙子禅位于他。

就这样,李渊成立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是世受国恩却谋朝篡位的典型,然而后世却没有批评他。因为他开创的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王朝的巅峰,和汉朝并称汉唐盛世。

谋朝篡位过程中大开杀戒,甚至不惜弑君。这事在西晋以后的朝代,其实也是非常常见的,也没见后世有什么批评的声音。南朝宋武帝刘裕在篡夺东晋的过程中,一样是杀人如麻,血流成河。东晋最后两任皇帝都是被刘裕所杀,此外他还杀了东晋的许多皇族成员。刘裕屠刀所指,东晋皇族纷纷倒在血泊之中。这些人里面,除了极少数掌握实权的皇族,和刘裕不对付之外,其他人都老老实实的,对刘裕没有任何威胁,但是刘裕杀他们,如同杀鸡宰羊一般。

刘裕一样杀人如麻,一样有过弑君的举动,但是后世基本上对他没有太多的批评。在后世看来,刘裕终结了东晋门阀政治,让底层人有了打翻身仗的机会。这是个不小的功劳。至于刘裕一手创立的刘宋王朝,有多黑暗荒唐,我就不细说了。后世却对这些黑暗荒唐视而不见,只顾着给他唱赞歌。原因无它,大家太痛恨晋朝了,他终结了晋朝,所以他值得赞美。

所以,真正让后世厌恶西晋的根本原因,只是因为五胡乱华,让华夏遭受了特别苦难的一段经历,简直是暗无天日,生灵涂炭,生不如死。

而导致五胡乱华的直接原因,则是八王之乱。西晋后期爆发的八王之乱,是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让西晋势力锐减,元气大伤,极大地动摇了西晋的统治基础,西晋政权摇摇欲坠,虽然后续又残存了十几多年,但是名存实亡。八王之乱引发的严重内耗,让北方胡族看到了机会,他们乘着西晋元气大伤、无力回天的时机,南下攻打西晋,很快灭亡了西晋。

其实在八王之乱前,西晋的综合实力在魏晋南北朝各个朝代,一直是独占鳌头,远远胜过同时期的其它朝代。晋武帝在位期间,曾开创了魏晋南北朝最具含金量的太康之治。太康之治是西晋的巅峰时刻,也是魏晋南北朝的巅峰时刻。

太康元年到太康十年,这十年的时间里,是西晋的高光时刻,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

《晋书》评价太康之治时期的西晋,“牛马被野,余粮委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还有“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样的很高评价。

由此可见,八王之乱前的西晋还是非常具有实力的,各方面表现也都不错。这时期的北方胡族也都老老实实的,根本不敢打西晋的主意。对比后来的南朝宋文帝时期,他在位时期搞了个元嘉之治,也是刘宋的顶峰时刻。但是宋文帝的这个元嘉之治,和晋武帝的太康之治就差太多了,各方面都不如太康之治。

宋文帝以为有了元嘉之治,就能吊打北魏,结果呢?元嘉之治后期,宋文帝三次出兵北伐,结果三次都是惨败而归。特别是第二次北伐,刘宋损失特别惨重,刘宋损兵折将,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北魏太武帝亲自领兵追击宋军,一直追到长江南岸才停下脚步。当时北魏太武帝驻军长江南岸时,把宋文帝吓得够呛,生怕他要渡江,好在最终有惊无险。“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就是这事。

晋武帝能轻松震慑北方胡族,而宋文帝却被北方胡族打得落花流水。这个对比,就太明显了。这说明,西晋当然是有其辉煌时刻的,至少在八王之乱以前,西晋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王朝一哥,虽然不能比肩汉唐,但是和宋明两朝相比,应该是不分伯仲。

这说明,如果没有八王之乱引发的五胡乱华,西晋即便没有汉唐盛世那样的气魄和实力,但也不至于弄到后世如此厌弃和鄙夷的地步。后世对西晋的厌弃和鄙夷,基本上都源自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让华夏遭殃太重,差一点万劫不复,把华夏推向万丈深渊。

其实从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晋并非后世形容得那么不堪,至少太康之治时期的西晋,史书对其评价非常高。所以我一直觉得,如果西晋没有酿成五胡乱华的惨剧,后世对它的评价应该会好很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