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osi参考模型功能

2021-03-06知识5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1.物理层:主要功能是直接在物理传输介质上发送和接收数据位,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2.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是负责信息从一个结点到另一人结点的物理传输,检测在物理。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osi参考模型功能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237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应的数据单位如下:1 物 理 层(Physical Layer)我们知道,要传递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纽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 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比特。2 数 据 链 路 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和物理层相似,数据链路层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传送数据时,如果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就要通知发方重发这一帧。3 网 络 层(Network Layer)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

OSI参考模型分哪几个层次?各层次基本功能是什么? 1、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它为特定类型的网络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66362应用程序提供对osi环境的访问。应用层决定进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基本功能:应用层不仅提供应用过程所需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还充当应用过程的用户代理,完成信息交换所需的一些功能。2、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表示。基本功能: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解密、数据压缩和终端类型转换。3、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它提供了终端系统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控制机制。该服务包括在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下建立连接,尽管可以在第4层中处理双工模式;会话层管理登录和注销过程。基本功能:它专门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特定操作,则会话层协议管理这些操作,例如防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4、第4层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的接口层。传输层不仅是单一的结构层,也是整个分析体系结构协议的核心。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端到端可靠、透明、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基本功能:它包括。

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物理层:主要功能是直接在物理传输介质上发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1326266和接收数据位,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2.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是负责信息从一个结点到另一人结点的物理传输,检测在物理层上传输可能发生的错误并进行纠错,同时处理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等问题。3.网络层:主要功能是负责数据从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的传输,并根据地址(IP/IPX地址),为信息在网络中传输是选择最佳路径。4.传输层:主要功能负责数据传输时端到端的完整性,具体的说,它是在网络上建立发送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逻辑连接,从而隐藏了上一层提供数据传输时任何网络独立信息。5.会话层:主要功能负责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维持和中断会话,同时也提供对设备和结点之间的会话控制,协调系统和服务之间的交流,并通过提供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3种不同的通信方式,使系统和服务之间有序地进行通信。6.表示层:主要功能当数据在系统之间传输是时,提供应用层数据的一种公共表示。具体的说,表示层主要是一个转换器,它提供编码和转化功能,使得数据在两个系统中被传输之前,先被转换成一种标准的格式,然后再传送出去。7.应用层:主要负责为。

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 三层分别是什么?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的第一、2113二、三层及各自5261的功能:第一层:物理层,主要4102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1653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桥、交换机第三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扩展资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在设计OSI 参考模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实现特定的功能;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

简述OSI参考模型的各层及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为此,该层定义了物理链路的建立、维护和拆除有关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包括信号线的功能、“0”和“1”信号的电平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物理连接器规格及其相关的属性等。物理层的作用是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二进制比特流。(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数据帧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