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激发极化法的原理
国际象棋开局有什么模式吗?
常用电阻率法 为了取2113得良好地质效果,在电阻率法勘探中,常需5261根据不同地质任务和4102不同地电条件1653,采用不同的装置类型。所谓装置类型是指一定的电极排列形式。但由于电极移动方式的不同,在电阻率法中又有电阻率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之分。(一)电阻率剖面法(简称电剖面法)在电剖面法中,目前我国常用的装置类型有如图2-1-2所示的几种。由图可见,无论哪种装置类型,其共同特点是:用供电电极(A、B)向地下供电,同时在测量电极(M、N)间观测电位差(ΔUMN),并算出视电阻率(ρs),各电极沿选定的测线同时(或仅测量电极)逐点向前移动和观测。电剖面法主要用来探查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横向电性变化,以此解决多种地质问题。图2-1-2 几种常用电阻率剖面法的装置类型示意图1.二极装置(AM)如图2-1-2(a)所示,这种装置的特点是,供电电极B和测量电极N均置于“无穷远”处接地。这里所指的“无穷远”具有相对概念,如对B极而言,若相对A极在M极产生的电位小到实际上可以忽略时,便可视B极为无穷远,对N极而言,若A极在N极产生的电位相对M极很小以至可以忽略时,便认为N极位于无穷远,并取那里的电位为零。因此,二极装置实际是一种测量电位的装置。二极。
激电法野外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一)电磁耦合干扰及克服方法激电法是基于观测断电后激电二次场的衰减电压(直流激电)或总场随频率的变化(交流激电),以研究地下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实际上,除激电效应外,各种电磁耦合效应也影响断电后电场的衰减过程或电场的频率特性,构成对激电法的干扰(李金铭,2004)。1.电磁耦合的种类和特点电磁耦合是指供电回路和测量回路间的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对于简单地电条件(均匀大地和层状大地)的电磁耦合,国内外已作过不少计算,现介绍由计算得出的一些有关规律。(1)电容耦合。供电导线与大地、测量导线与大地以及供电导线与测量导线之间存在分布电容,电流通过它们形成电容性漏电,这种漏电随交流电的频率或直流脉冲的充、放电时间而变,因而形成干扰性频散率Pc或极化率ηc异常。计算结果表明,电容耦合的规律是:a.在激电法中供电与测量导线间的电容耦合通常较小,尤其当两者间有一定距离时则完全可以忽略;b.接地电阻越大,相对而言,导线与大地间的分布电容越大;频率越高或延时越短,则电容耦合效应越强;c.偶极装置数值较小;而中梯装置绝对值较大。总的说,在激电法中,电容耦合一般不形成严重干扰。但有时会发现,在雨后大地潮湿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