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体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富集系数 变异系数

2021-03-06知识10

 震旦系中成矿元素的背景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震旦系作为湘西地区前震旦纪基底之上的第一个盖层,其在该区地质演化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震旦系作为衍生含矿(Au)建造(刘英俊,马东升,1991),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刘英俊、马东升强调了对该套地层进行含Au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一、震旦纪地层中Au的背景含量及分布特征渣滓溪地区区域剖面南沱组含砾杂砂岩Au的平均含量为2.8×10-9,变异系数为81.8%(表3)。表3 湘西震旦纪地层成矿元素平均含量注:Au、Hg质量分数的数值单位为10-9,Sb、W的为10-6;Cv为变异系数;上部陆壳均值据S.R.Taylor。与上部陆壳均值相比,本区震旦纪南沱组Au富集约1.6倍。留茶坡组硅质岩Au平均含量为45.43×10-9,变异系数高达141%,与上部陆壳均值相比富集约25倍。该区震旦纪地层平均Au含量为25.74×10-9,变异系数达200.5%,在对数频率分布图上(图9)呈明显双峰态且低值和高值子体的峰值频率百分数基本相等。图9 湘西震旦纪地层中成矿元素含量的对数频率分布直方图(n=13者为渣滓溪区,n=9者为新晃地区)新晃地区南沱组Au的平均含量为7.2×10-9,变异系数为92%,与上部陆壳均值相比富集约4倍。留茶坡组硅质岩Au的平均含量为10.55×10-9,变异系数为48%,与。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及元素组合分类 在祁连山地区的富集系数(K)和变异系数(Cv)值均大于0.75,即为强—较强富集,分异的元素有As、Sb、Au、Cr、Ni、Cu、W、Mo、Fe、Pb、F等,其中Au、Sb、W、Cr、Ni为强富集、强分异元素,表现在区域分布上,多形成线状延伸的高背景带,异常值较强,多数异常与已知矿(化)带的空间分布相一致(汤中立等,2002)。参考甘肃酒泉地调队1992年北祁连地球化学成因组合分类方案(汤中立等,2002),大体分为四个带:(1)镜铁山-祁连山Fe、Mn、Ba、Cu、Pb、Mo、Cr、Ni地球化学带该段Ba、Cr、Ni、Pb、Sb为强富集、分异元素,Mo、As、W为较强富集、分异元素,Fe、Mn丰度分别为5.11×10-6、768×10-6。区内发育重要的含铁岩系赋存有火山-沉积变质镜铁山、桦树沟、柳沟峡等Fe-Cu矿床,另有刃岗沟沉积变质型铁矿,小柳沟Fe、W矿等矿床(点)40余处,为区内重要的Fe、Cu成矿远景带。(2)鹰嘴山-冷龙岭Au、As、Cu、Pb、Zn、Cr、Ni、Mo、Mn地球化学带该带是北祁连主体,地质构造复杂,下古生界火山岩系发育,是区内铜、多金属、金重要成矿远景带。区内Cr、Ni、Mo、Hg、As为强富集、分异元素,Au、Cu、Sb为较强分异元素。异常展布大致以祁连山峰为界,西部异常较零星,规模小,主要分布于昌马-。

水体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富集系数 变异系数

决定区域地球化学特点的基本因素是该区域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内各地质体的化学性质与分布状况以及区域成矿的特点。结合本区大地构造环境演化和不同地质环境内地层、岩浆岩、地质构造的分布特征,以区域主要断裂构造为参考边界,将工作区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分区,其中Ⅲ分区,Ⅳ分区又各自分为2个亚区(图3.2),各分区主要特征是:图3.2 工作区地球化学分区图(底图据中国地质调查局1∶50万地质图数据库,2000)3.1.4.1 地球化学Ⅰ区南以漳县-武山-唐藏深大断裂(商-丹缝合带部分)为界,构造位置属于北秦岭成矿带。该区与金矿相关的地层主要为秦岭群(Pt1-2)长英质片麻岩夹细碎屑岩和李子园群(Pz1)变质火山喷发沉积岩以及舒家坝群(D2)海相细碎屑岩。该区已发现李子园金矿、柴家庄金矿等数个中小型金矿床(点)。根据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对20个元素进行分析处理可知,本区趋于富集的元素是:Ag、As、B、Co、Cr、Ni、Pb、Sb、V、Zn,表现为元素的高背景区;趋于贫化的元素是:Hg、Mo、Sn、Sr、Au等元素集散特征不明显。从本区元素的变异系数和异常衬度来看,变异系数(Cv)>;1的有Au、Bi、Mo、Sb,属于强分异型元素,Sn、W属于弱分异型元素,其他属于原生均值型元素。。

#富集系数 变异系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