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四端之心”是什么意思? 孟子讲“不学而知,是为良知;不学而能,是为良能。那么“良知”和“良能”是如何体现的?最为简明的应该是孟子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5643032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就是孟子的“四端说”。端字释义“端”字,从立,从“专”,本义为“弯延起伏的山顶”。“立”与“山而”合起来表示:“站立于弯曲的山顶上”。寓意:极点,上升终极点,下降的开始点;中正,正直;在曲顶上要站立,只有站在中点上,才不会歪倒。比如《说文》:端,直也。《广雅释诂一》:端,正也。可见所谓“端”,就是“极”,“正”,“直”的意思。由此不难看出,孟子这里的“端”,指正确认识事物的最开端,大致相当于易经里的“几”,力学里讲的初始条件。要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必须要明确其初始条件;要想判断事物吉凶,必要细察其出发点;判断一个人,则要看其发端。这是孟子的认识论前提,首先是基于道德方面,但并不完全局限于道德。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受”,是认识和正确判断事物的起点。离开这些根本点的判断,就已经偏离了“仁心”。恻隐与羞恶之心兔死。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死而后已”同孟子说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均表现了什么精神?请举出几个有这样气节的历史人物 无私奉献的精神,诸葛亮,孟子,文天祥,谭嗣同,朱自清,屈原等等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1课的课后题,题主本人尝试过搜,找资料,也查过作业帮,但总感觉答案太官方(可能…
《孟子·告子》中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原文及其翻译。 “孟子问(a)关于孔子说:”性犹他州杞柳①,②在公义的犹太人杯部门;人类公义,犹他杞柳杯行业膏滋说:“人的本性是喜欢柳,义是像杯的盘片,成为义性,如杞柳杯的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