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同一起地震,各国报道的震级不同?并且震级也会多次修改?

2020-07-23新闻15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14日,全球最美国家之一的新西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然而在举世瞩目关注灾情之际,一段小插曲却引得围观群众有点懵圈。归结原因,是大家发现在不同的报道中,地震等级竟然也不同。

比如我国对此次地震定级为8级,而美国却定为7.8级,刨除其他国家公布的数据,新西兰官方自己就先后修正了2次,从6.6到7.5,再从7.5改到7.8,当然此类事件不止一家,1960年的智利地震在多年后就由8.3级改为9.5,当年触目惊心的日本311大地震也是在最后才修改确定为9.0级。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地震学家们的尴尬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地震震级一改再改,并且每个国家给出的震级会有所不同?虽然这种逐步修改的现象专家曾解释是属于正常的,但却未详细的告知原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

地震震级作为一种表达地震破坏力和能量的指数,我国现用的震级标准,严格来说是在1935年被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的“里氏震级”,原理是将在距离震中心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到的最小地震波作为基数0级地震,如果发生地震,用此次地震100千米处测到的数据减去基数0级地震的数据,从而得到了此次地震的等级。

虽然里氏震级的提出在当时受到了很大追捧,但是要知道作为一名科学家,时刻保持怀疑和质疑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促使下,里克特的同事古登堡就想到,波的传播不管是在任何物体中都是全方位传播的,不单单是一个方向,在横向和纵向都会有波纹,并且传输速度也不相同,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古登堡在1945年提出了面波震级和体波震级。

面波震级主要以地表地震波的振幅为测量标准,体波则是以地球内部的纵波为测量标准,由于体波传输较快,体波震级现今也在被大部分国家沿用。

借用古登堡的思维,此时的地震学界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是一点都不为过,利用各式各样参数测量的各种震级,如雨后春笋的出来,可却不能说任何一个是错误的,这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同一个地震不同的震级出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统一震级标准的要求被提上日程,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地震仪能测到的最小地震波越来越小,测量精度越来越高,如果依旧沿用已经严重落伍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到的最小地震波作为基数0级地震,就导致了出现负数级地震。

其次地震学家们还发现,小地震的的振幅较小,振动波频率相对较高,可以用里氏震级来测量,要是遇到大地震,起伏很大,频率很低,很难用现有的基准去测量,这一发现瞬间就成为困扰地震学的一大难题。

终于在1977年,美国科学家金森博雄提出,用地震作用于地壳产生的断裂力来定义震级,地震是以波的形式传动的,而波作为在物质中的一种扰动,会在物质内部形成方向不同的力,而利用撕毁力矩来测量地震,将完美解决了里氏震级中遇到的问题,准确度也更高了,也不需要基数作为参照,这一理论在提出后瞬间被各国应用,因此世间震级标准又多了一种。

以上就是为什么以前的地震震级要被一再修改,并且同一地震各个国家报道的震级不一样的原因了,虽然他们等级不一样,但却全部是正确的,只是标准不一样而已。就当下来说,我国依旧沿用着面波震级,也就是里氏震级来定义地震,也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

说完国家之间的不同,和对以前地震修改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一个国家会对地震震级,在发生前后会进行改动?

其实主要原因是,地震监测部门,为了尽快将地震消息发布出去,让大家提高警惕,会在地震发生时将部分已监测到地震的站台数据进行发布,这样做的弊端就是数据较少,精度不够高,但是却可以让很大一部分人有预防时间。

毕竟由于地震波在地壳中传输受地质影响,在数据缺少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准确,而后随着地震结束,监测部门收到的数据量增加,精度就得到了提高,修改震级也就很正常不过了。

随着科学越来越发达,测定标准统一肯定是必然的,其中还包括预测、营救等都会得到突破。当然就预测而言,地震作为破坏力最强的一种自然灾害,我们都知道其大部分原因与大陆板块有关,但是我们现在却基本无法预测它的发生,所以平时多参加一些公益的地震实战演练、多关注逃生避难通道和场所,在人类能完全预测地震之前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地震#震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