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先后击败了吕布,袁绍等强敌,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了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人。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曹魏建国之后,曾经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都位列其中。
这些入选太庙的人是分为五批入选的,其中最后一次增加享祀的臣子是在景元三年,当时只增加了郭嘉一人。有人说郭嘉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曾经屡次为曹操献计献策,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的汗马功劳。但是职位比郭嘉高,而且贡献也比郭嘉大的荀彧却始终没能成为配享太庙的功臣,因此郭嘉的入选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在景元三年的时候,曹魏名义上的统治者虽然还是魏元帝曹奂,但是实际上的掌权者已经变成了司马昭。司马昭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篡夺曹氏权力的野心,而他需要做的,是尽可能赢得士大夫官员们的支持。
在曹操起兵的过程中,来自颍川的文臣集团为他立下了大功,在曹魏政府中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可观的,而郭嘉便是颍川谋士集团的重要成员,将郭嘉列到曹操的太庙之中,无疑可以收获颍川集团的好感,为他的篡位之旅扫清障碍。
但是在之前正始年间的时候,司马师为了讨好颍川集团,已经将荀攸送入了太庙,而且和郭嘉一样,当时入选的也只有荀攸一人,这已经足够表现出司马家族对于这一集团的尊重了。更何况在当时,如果只是为了讨好颍川集团,那么选择官位更高的荀彧显然是更好的选择。这足以说明郭嘉的入选不仅仅是这么简单,那么郭嘉为何会再次得到司马氏的青睐呢。
我认为这应该和郭嘉的儿子郭奕有关,郭奕作为曹魏集团的二代人物,继承了郭嘉的爵位,但是在政治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这位青年在曹魏勋贵眼中的地位。他自小就和郭嘉一样,展露出了不俗的才华,对于经史子集都有所涉猎,这也让他结交了不少朋友。
在他的众多朋友中,王昶是最为知名的,他在曹丕在位时就是曹魏官员。后来得到了司马懿的举荐成为了曹魏重臣,这让他深受司马家族的信赖。在司马氏夺权之后,王昶也参与了平定淮阳三叛的战斗,出力甚多,这让他在曹魏后期朝堂上地位不俗。而且他和司马昭多次共同作战,两人的关系也十分友好。
而王昶和郭奕是一对好友,他们彼此欣赏,关系十分密切,王昶对于郭奕那种洒脱的人生境界十分向往。基于这种良好的关系,王昶向司马昭举荐郭奕的父亲郭嘉位列太庙就成为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了。而且当时司马昭本就打算篡权夺位,曹魏的太庙也不像之前那般重要了,因此司马昭也乐于完成朋友的愿望,将郭嘉送到曹操的宗庙之中。